7月,全球貿易格局驟然生變。歐盟對中國制裁措施驟然落地,中方反擊精準且果斷。權威數據顯示,上半年中歐貿易額超3480億美元,歐洲制造業PMI依舊低于50榮枯線。
表面友好難掩對抗
王毅外長剛剛結束為期7天的訪歐行程。自6月30日到7月6日,他輾轉比利時、德國、法國,密集會見歐盟高層、德國總理、法國總統,共召開13場會談與記者會,釋放出中方在和平、安全、貿易等領域的最大誠意。中方承諾稀土出口“快速通道”,明確保障歐洲企業正常需求,表達了合作與共贏的堅定立場。
7月2日,王毅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比利時副首相普雷沃等高層深入交流。
7月4日,德國總理默茨、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與中方展開討論。王毅反復強調中歐“穩定之錨”定位,主張合作主流、共贏前景,并直言中國不會走美國舊路。
歐盟高層表面推崇中歐“伙伴關系”,實則動作頻頻。7月5日,法國財政部長隆巴爾在經濟會議上渲染中國“產能過剩”論調,稱中國高額產能威脅歐洲本土工業。
7月4日,法國工業部長費拉奇直言歐盟要加強對中國商品的防御,理由是美國關稅導致中國產能與資金轉向歐洲。
歐盟委員會2024年10月已對中國電動車施加5年“反補貼稅”,歐洲多國高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馮德萊恩在G7峰會亦表態“需防范中國補貼商品沖擊”。
歐盟自2021年至2024年對本地企業補貼超3000萬歐元,預計2030年補貼總額高達1.44萬億歐元,中方批評其“雙標”操作。
醫械采購成新戰場
王毅外長專機還未落地,中歐關系“突變”出現。歐盟率先宣布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歐盟醫療器械公共采購。
中方立即反制,商務部7月4日發布對等限制:今后政府采購金額超4500萬元的醫療器械項目,應排除歐盟企業,非歐盟企業提供的歐盟進口醫療器械不得超項目總額50%。如國內無法替代或在華歐資企業生產則不在此限。規定生效前已簽協議不受影響。
7月4日,商務部裁定歐盟等地醫療器械存在傾銷,幅度27.7%-34.9%,自7月5日對原產于歐盟、英國、印尼、韓國的不銹鋼鋼坯及熱軋板卷繼續征收5年反傾銷稅。財政部、商務部聯合宣布相關限制,完全對等回應歐盟6月20日對華醫療器械采購的新規。
中方商務部發言人強調:中方調查依法合規、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最終基于事實作出裁定。對等反制已成新常態。
表面上,歐盟對華舉起“公平競爭”大旗,實則每年向本地企業大量輸血。德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7月4日報告顯示,雖然創34個月新高,但仍僅為49,低于50榮枯線,行業整體依舊萎縮。歐洲“皇冠上的明珠”制造業遭遇瓶頸,市場份額不斷被中國高性價比產品蠶食。
多國高官將“鍋”甩給中國,渲染中國商品“沖擊”歐洲工業。但結構性矛盾難以回避,歐盟自身創新能力和產業升級滯后。
王毅外長多次勸解:中歐文化、價值觀不同,不應因分歧對抗。歷史上,中歐并非對手,未來的挑戰也不在中國。合作空間巨大,關鍵在于歐方能否理性看待中歐關系。
歐洲內部“左右逢源”心理顯著。一邊批判中國“援俄”,一邊又要求中方為中歐關系緩和作出“單方面讓步”。面對美國對華科技出口限制松綁,歐盟措手不及,只能在對華政策上不斷加碼,試圖以“表忠心”博取美方支持。
全球格局加速重組
美國對中歐分別持不同策略。中美產業互補強烈,貿易摩擦雖多但仍有對話底線。美歐產業重疊嚴重,競爭遠超互補。
美國通過俄烏沖突推高歐洲能源成本,吸引制造業資本向美流動。特朗普對歐關稅大棒高懸,卻為企業搬遷美國開設“后門”,只要工廠落地美國,高額關稅立刻免除。
美國對歐洲的目標并非單純經濟收割,更在于瓦解歐洲現有領導層,扶持極右翼勢力。特朗普甚至公開羞辱歐洲領導人,助推歐盟內部“親美派”上位,削弱歐洲自主性。歐盟領導層在內外壓力下進退失據,結構性矛盾加劇。
歐盟高層“喊合作,實對抗”,表面要求中國解決貿易順差、保證產業開放,實際行動卻不斷加碼壁壘。稀土出口、電動車市場、醫療器械等領域雙標操作明顯。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多次警告歐盟需團結應對外部風險,現實中歐盟卻深陷內部指責和外部甩鍋。
能源危機、產業外流、經濟停滯逐漸暴露歐盟根本問題。歐盟將困境歸因于中國“產能過剩”,卻拒絕反思自身創新能力、產業鏈建設滯后。德國企業在華投資超900億美元,中歐班列每年高頻往返,顯示合作空間巨大。
歐盟對華態度搖擺不定,“既希望中國在地緣政治調停、經濟上救急,又受美國影響對華戒心加劇”,在國際舞臺步履維艱。中歐建交50年,合作基礎深厚,但歐盟選擇對抗,導致合作空間收窄,錯失發展機遇。
中歐關系拐點
中歐關系進入新一輪摩擦周期。歐盟對華加碼制裁,中方反制迅速,對等博弈已成常態。歐盟高層政策搖擺,內部結構性矛盾加深,對美政策受制、對華強硬,“左右逢源”策略難以為繼。
美歐間競爭大于互補,特朗普對歐“陽謀”與“明搶”并舉,歐洲現有領導層面臨巨大挑戰。中方依然釋放善意,堅持合作主線,但對等反制成為必要手段。
世界多極化趨勢加速,歐盟若不調整戰略,合作空間持續壓縮,最終甚至可能被全球化歷史潮流邊緣化。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07 23:41:歐盟說仍在爭取與美國達成原則性貿易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