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充電寶行業的"優等生"羅馬仕突然跌落神壇。從高校禁用令到全面停工停產,這家年銷5000萬臺設備的行業巨頭,僅用30天就走完了從危機爆發到經營崩盤的全過程。這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故事,更是中國制造業"重營銷輕質量"痼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
危機爆發:49萬臺召回令引發的連鎖反應
6月的北京,21所高校后勤部門不約而同地貼出一紙禁令:禁止使用羅馬仕20000mAh充電寶。這個看似平常的安全警示,卻像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場行業地震。
"那天晚上充電寶就在床頭冒煙了,差點把被子點著。"北京某高校學生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心有余悸。社交媒體上也曝光了多起自燃案例,如西安醫學院學生書包因充電寶自然燒焦、廣州地鐵乘客充電寶冒煙等。微博上關于#羅馬仕充電寶自燃#的話題閱讀量一度突破2億。
國家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移動電源投訴中,過熱/燃燒問題占比達34%,羅馬仕涉事型號投訴量居首。
面對輿論風暴,羅馬仕在6月16日倉促發布召回公告,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生產的三款型號(PAC20-272/392、PLT20A-152)共49.17萬臺產品,承認“電芯原材料缺陷導致過熱燃燒風險”。
6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暫停羅馬仕多款快充產品3C認證,民航局禁止涉事產品登機;到6月底,羅馬仕線下渠道的退貨率飆升到85%,月營收直接腰斬。電商平臺(京東、淘寶、抖音)全面下架其充電寶,順豐、京東物流等快遞公司拒收召回產品。
召回成本超4000萬元(均價100元/臺),疊加產品下架導致公司月營收損失1-2億元。7月1日起,羅馬仕公司全面停工停產,工資停發至6月,員工需通過勞動仲裁維權。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羅馬仕關聯公司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由雷杏容接任。值得注意的是,雷社杏剛于2025年4月新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此次變更不足三個月。
而清遠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也發生工商變更,羅馬仕創始人雷桂斌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由雷子榮接任。頻繁換帥。員工透露,核心高管早在4月已退出公司釘釘群,疑似提前脫責。
7月3日,羅馬仕官微聲明“沒有倒閉”,但未否認停產事實。但是現實是客服癱瘓、退款通道堵塞,消費者維權受阻。
更令人費解的是,公司要求消費者必須拍攝"鹽水浸泡銷毀視頻"才能辦理退款。有數碼博主在充電寶測評視頻中直言,“這簡直是在為難用戶”,因為電解液泄漏可能造成二次傷害,這一操作風險在社會上迅速引發了二次爭議。
帝國裂縫:光鮮業績背后的質量隱患
時間倒回2012年,雷桂斌在深圳華強北的一個小辦公室里創立了羅馬仕。憑借"1萬毫安69元"的極致性價比策略,這個新品牌迅速在學生群體中打開市場。
當時充電寶行業魚龍混雜,羅馬仕的極簡設計和透明定價讓人眼前一亮。到2018年,羅馬仕年出貨量突破5000萬臺,海外市場占比達40%,成為行業當之無愧的頭部品牌。
但快速擴張的背后,隱患早已埋下。2023年起,為應對價格戰,羅馬仕開始采用更便宜的無錫安普瑞斯電芯。沒有想到的是該供應商無錫工廠偷換隔膜材料,導致電池隔膜耐高溫性能不達標(收縮率37%,安全閾值為15%)。其實,類似問題曾在2019年OM10型號召回中出現,但是羅馬仕并未重視,沒有徹底整改。
更致命的是品控體系的松懈。據離職質檢員透露,2024年起生產線抽檢比例從5%降到2%,"有時候一天要檢3000個電芯,根本看不過來"。
這種"重銷量輕質量"的運營思路,在2025年6月終于迎來惡果。當高校禁用令發布后,羅馬仕第一反應竟是發律師函,聲稱要"追究造謠者責任"。這種傲慢態度徹底激怒了消費者,也為后續的信任危機埋下伏筆。
行業鏡鑒:那些倒在質量紅線前的巨頭
羅馬仕的遭遇并非孤例。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讓我們看看那些曾經風光無限,最終卻因質量問題跌落神壇的商業案例。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至今仍是食品安全領域的標志性案例。與羅馬仕類似,三鹿也曾是行業龍頭,市場占有率連續15年全國第一。但為了保證產品氮含量達標,添加三聚氰胺的做法最終導致30萬嬰幼兒受害,引發整個中國乳業信任危機。三鹿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對質量的妥協都是飲鴆止渴。
2016年,三星Galaxy Note7的"爆炸門"震驚全球科技圈。為了趕在iPhone7發布前上市,三星壓縮了電池測試周期,最終釀成53億美元的巨額損失。但與羅馬仕不同的是,三星憑借半導體等核心業務挺過了危機。這說明多元化布局的重要性,而羅馬仕業務主要集中在充電寶這一產品上,抗風險能力自然更弱。
更近的案例是2021年特斯拉"剎車門"。雖然初期態度強硬,但特斯拉最終通過數據透明化和快速迭代挽回了部分信任。危機公關的黃金時間是24小時,羅馬仕花了3周才啟動召回,錯過了最佳時機。
生存法則:安全與信任的底線不可逾越
羅馬仕事件給行業敲響了警鐘。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今天,企業該如何平衡成本與質量?我們總結了兩條生存法則:
供應鏈管理是生命線
羅馬仕事件暴露了外包生產模式下質量監管的漏洞。行業需建立全鏈條溯源機制,避免“低價競標-偷工減料-安全風險”的惡性循環。
危機公關的核心是速度與誠意
從輿情預警到召回執行,企業需在24小時內啟動響應,透明化處理流程(如明確退款路徑、第三方檢測報告),避免次生輿情。
結語
羅馬仕的崩塌并非偶然,而是長期忽視質量、漠視用戶聲音的必然結果。其案例警示行業:頭部品牌的光環無法抵消安全責任的缺失。唯有將安全置于利潤之前,才能真正避免“下一個三鹿”。未來,若想“換殼重生”,羅馬仕需徹底重構供應鏈與價值觀。而行業則需以此次事件為鏡,告別“低價內卷”,回歸產品本質。隨著新國標實施和消費者安全意識提升,只有將技術研發與安全管理置于首位的品牌才能贏得長期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