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不斷深化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功能建設,緊扣“全、實、融”三字訣,切實推動黨群服務陣地成為基層黨組織的“根據地”、各類資源的“供給地”、功能發揮的“實踐地”。
以“全”為基,構建全域覆蓋陣地矩陣
體系建設全,因地制宜“精細布局”。圍繞黨群服務陣地“八有八建”要求,建設開發區、社區、小區三級黨群服務陣地,形成“1+18+N”矩陣,以“寧家鋪子”“萬里家宴”等特色黨群服務陣地為支撐,廬州天街商圈、祥徽苑樓宇等黨群服務陣地為補充,構建全域覆蓋、分眾匹配、智慧聯動的黨群服務陣地新生態。
服務覆蓋全,新興領域“流而有家”。建成5個紅色驛站、13個歇歇角、5個工會驛站、6個“星”騎驛站,線上依托微信群送學,線下舉辦“鳳梧課堂”專題研習班集中學習。打造“流星之家”流動黨員陣地,設立“歸隊碼”,建立“1+1”“1+N”結對聯系機制,確保每一個流動黨員都能找到“家”。
功能集成全,賦能項目“緊貼需求”。發揮“網格黨群服務陣地”的 “中央廚房”作用,梳理政治引領、為民服務清單、基層治理三類清單20余項功能,實現陣地服務清單精準供給。在黨群服務陣地推出“和鄰有約”“微享鄰里”等便民集市,讓“小修小補”在家門口就能完成。
以“實”為本,夯實網格治理運行基礎
力量配置實,因格施策配齊力量。根據社區不同特征,因地制宜配置“1+3+N”力量(1名專職網格長+3類專職人員+N名志愿者)。鄰湖社區與長豐縣人民法院雙墩法庭結對共建打造“法官服務站”,增強矛盾調解力量;鳳梅社區將專業社工機構引入鄰里中心,“以空間換服務”,增強專業力量配置。
機制運轉實,區域統籌打破壁壘。發揮網格黨群服務陣地樞紐作用,科學劃分114個基礎網格,配備77名網格長、286名“紅色小管家”。整合公安、消防、民政等12個部門資源下沉網格,把治理力量和服務對象凝聚在黨群陣地,推動公共議題解決,快速響應群眾訴求,公開問題處理進度。
項目支撐實,品牌建設賦能治理。依托網格黨群服務陣地,不斷深化特色網格治理品牌建設。梅沖湖社區依托陣地推出“書記信箱‘碼上辦’”,形成“梅煩惱”民情解憂等治理議事項目,調處糾紛95件;峰寧社區探索“一天書記”項目,引導居民共商共議小區公共事務,解決民生問題15件。
以“融”為要,激活多元共治發展動能
空間深度融,多維聯動盤活陣地。打造“全齡友好”服務空間,“寧家鋪子”陣地融合“向日葵親子小屋”“金大姐話坊”等特色服務,精準覆蓋全年齡段人群需求,累計提供維修服務百余次、健康咨詢上千人次,解決各類生活難題近300件,幫助23名居民實現再就業。
條線深度融,放大治理載體效應。深化“黨建+”等特色項目。峰湖社區與安徽省中醫院(北區)共建“杏鄰健康小屋”,通過專家進小區,免除掛號費,在醫院開通“杏鄰健康直通車”綠色通道等形式,方便特殊人群就診;鳳巢社區北辰天都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協商討論新增11處電動車棚。治理深度融,多元共治激發效能。挖掘社區“能人達人”進陣地、入網格,結合自身特長“發光發熱”,通過“敲門問需”“小區懇談會”等多種形式,收集群眾“微心愿”和急難愁盼的問題,形成“需求清單”3000余件,開展公益咨詢、上門維修、衣物洗護等活動200余場,惠及群眾2萬余人。(朱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