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青春煩惱的小主們!今天咱來聊聊《給青春按下暫停鍵:青少年心理調頻指南》。
第一章:當情緒像過山車時,先握住剎車桿。考試沒考好、和朋友鬧別扭、擔心自己身材不好……青春期的這些煩惱啊,就像突然來的暴雨,一下子把原本好好的晴天給弄濕了。但你知道嗎?情緒可不是啥洪水猛獸,它就是身體在喊:“嘿,快關注關注我!”咱可以這么做:
1. 給情緒找個出口。把煩惱寫成歌詞,對著枕頭嗷嗷叫三聲,或者拿蠟筆在紙上畫得亂七八糟。等情緒變得能看得見了,它就沒那么壓人啦。
2. 呼吸可是天然的鎮定劑。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是樹梢上的葉子,吸氣的時候陽光穿過葉脈,呼氣的時候把那些亂糟糟的聲音都抖掉。這么來三次,你會感覺心跳從“咚咚”變得“嗒嗒”的,平靜多了。
第二章:用“第三視角”看自己:跳出故事當旁觀者。要是同學說“你穿得真土”,你是馬上臉紅,還是冷笑反擊呢?試試這個神奇辦法:
- 把“我”換成“他”。要是朋友碰到這事兒,你會咋安慰他?
- 制造“心理距離”。把煩惱寫在紙條上,隔天再讀,你會發現,有些焦慮就像過期的奶茶,喝一口就想皺眉。
第三章:在不確定中種下“確定感”。未來就像被霧氣罩著的山峰,不過咱可以先把腳下的燈點亮:
- 建立“微習慣”。每天花5分鐘整理書桌,睡前記一件小成就。這些能掌控的感覺,會像藤蔓一樣,慢慢把焦慮的荊棘纏起來。
- 把“我必須完美”換成“我正在進步”。畫不出梵高的星空,咱可以畫出今晚窗外真正的月光啊。
第四章:讓身體成為情緒的翻譯官。大腦有時候會騙人,但身體可不會:
- 運動是天然的多巴胺工廠。跳繩200次,或者對著鏡子跳段自創的舞蹈,讓汗水把“我做不到”的念頭都沖掉。
- 用感官重啟系統。含一口冰鎮檸檬水,摸摸毛茸茸的毯子,聽聽雨聲和風鈴聲。五感清醒了,思維也跟著清醒啦。
第五章:與不完美和解:允許自己偶爾“掉線”。完美主義就是個隱形的牢籠。試試這些“叛逆”做法:
- 設立“允許失敗日”。每周選一天,故意穿錯襪子顏色,或者故意把作業本倒著拿,那種失控感會變成有趣的冒險。
- 把“我好差勁”變成“我正在學習”。就像學騎自行車會摔跤一樣,成長本來就是搖搖晃晃的。
終章:你不是孤島,是正在漲潮的海岸。青春期的迷茫就像漲潮的海水,看著兇巴巴的,最后總會退去。記住:
- 求助不是軟弱。跟信任的人說“我需要你”,就像手機沒電了得充電一樣。
- 你比想象中更強大。那些熬過的夜、流過的淚,都在偷偷讓你心理變強大。
后記:給未來的自己寄封信。現在的煩惱,三年后回頭看,說不定你會笑出聲。試著寫:“親愛的未來我,現在的我正在努力,謝謝你終將抵達。”
這指南一共5章,用了好多比喻,給咱好多實用建議,讓咱輕輕松松應對青春期的煩惱。大家都試試這些辦法,讓自己的青春少點煩惱,多點快樂吧!
主講人:北京權威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年的個案咨詢,積累了豐富的咨詢經驗,有卓越的咨詢效果。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成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