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續向各國或地區發出關稅通知函,但此波并無臺灣地區,引發外界憂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從各國或地區的經驗分析,臺灣地區恐怕很難談到好條件,而從“越南經驗”來看,臺灣地區恐免不了對美零關稅,可換來的也可能僅是原來的關稅減半多一點,能談到13%至14%就很不錯了,但這對農業及其他出口產業仍是嚴重沖擊。
據“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日說明,賴政府目前并未收到這項信件。與此同時,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等政府談判團隊成員,目前正于美國就關稅議題與美方持續協商。
賴士葆指出,日本、韓國跟美國不只有正式邦交關系,還是軍事同盟關系,美國在兩地皆有駐軍,關系如此好,在新的關稅稅率中,卻仍被課25%關稅;臺灣地區與美國沒有正式關系,又怎能樂觀?
賴士葆提到,美國對英國、新加坡等國是貿易順差,也就是美國是賺兩國錢的,但即便如此情況,兩國都在最先公布的對等關稅中被課10%關稅;反觀美國對臺灣地區去年貿易逆差739億美元,也就是臺灣地區賺美國739億美元,賺如此之多,有怎能談出好條件?
賴士葆憂心,美國最先公布對等關稅中,越南被課關稅高達46%,現在談到剩20%,但這是建立在越南對美國零關稅基礎上;若臺灣地區也對美零關稅,眾多農產品將接受嚴重沖擊,包含雞腿、牛肉等,從越南經驗來看,美國對臺灣地區關稅由原來32%降到13%至14%就很不錯了,就勉強可以接受。
賴士葆也說,即便真能談到像是越南那樣美國對臺灣地區減半以上的關稅,臺灣地區還是要承受對美零關稅沖擊,且不要忘了新臺幣升值問題,雖然像是日本也有升值,但臺灣地區升值幅度現在是世界第一第二高;關稅還可以說跟進口商跟廠商共同分擔,匯率要怎么分擔?這將沖擊島內產業,產業利潤根本沒有15%,這會進一步導致勞工可能的無薪假等,這會變成社會問題。
賴士葆批評,老百姓都在看政府會怎么處理關稅議題,是否會像越南一樣,尤其臺灣地區先前大幅對美投資,又擬預購阿拉斯加天然氣等,最終能換到什么?他也說,現在談判結果還沒出爐,推測應該是政府仍卡在對美零關稅的條件上;若沒有談判好,就回到課臺灣地區32%關稅,對臺灣地區同樣是嚴重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