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夏天
不是下雨就是高溫
當然也常出現(xiàn)“我全都要”的情況
那就是一邊下雨一邊暴曬
后知后覺
“哪里涼快哪里待去”
原來是一句善心的話
廣東多地氣溫“狂飆”
7日
廣東各地氣溫“狂飆”至35℃以上
梅州蕉嶺
更是出現(xiàn)全省最高氣溫38.5℃
廣州當天也錄得38℃的氣溫
刷新今年以來的最高溫紀錄
截至8日10時35分
廣東108個高溫橙色預警
和35個高溫黃色預警生效中
應對“溫神”
10:00-16:00
盡量避免待在陽光下
出門攜帶降溫三件套
遮陽傘+水瓶+小風扇
如發(fā)現(xiàn)頭暈惡心
盡快躲到陰涼處,及時補充水分
10日起降水趨于明顯
據(jù)@廣東天氣 消息
8日—9日
廣東仍以高溫伴雷雨天氣為主
中北部最高氣溫35~37℃
臺風“丹娜絲”將走出“回馬槍”折返廣東
受“丹娜絲”環(huán)流影響
10日起
廣東大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各地高溫將有所緩解
具體天氣預報
9日
粵西市縣多云間陰天,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其余市縣多云,有(雷)陣雨,局部暴雨。
10日
粵北、粵東和珠江三角洲市縣有大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縣(雷)陣雨局部暴雨。
廣東電網(wǎng)系統(tǒng)負荷創(chuàng)新高
7日13時41分
廣東電網(wǎng)系統(tǒng)負荷今年第一次創(chuàng)新高
達到15974萬千瓦
比2024年最高系統(tǒng)負荷15670萬千瓦
增長1.94%
廣東人過上了“空調(diào)續(xù)命”的日子
正確使用空調(diào)
荷包更安心
進入小暑時節(jié)
濕熱交蒸
不妨試試以下幾款養(yǎng)生茶湯
平穩(wěn)度夏
冬瓜生地蓮子大骨湯
材料:大骨250克,冬瓜150~200克,生地20克,扁豆50克,蓮子50克,生姜3片,鹽少許。
做法:生地洗凈裝盤待用,干扁豆先干炒一下待用,冬瓜清洗干凈,帶皮切厚塊待用,蓮子去芯洗凈待用。然后準備一個煲湯的砂鍋,將豬骨、冬瓜、生地、扁豆、蓮子一同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90分鐘,最后下少許鹽調(diào)味,拌勻即可。
功效:解暑滋陰。
葛根綠豆脊骨湯
材料:脊骨500克,新鮮葛根300克,綠豆50克,蜜棗1個,食鹽適量。
做法:脊骨洗凈,斬件,飛水。粉葛去皮,洗凈切塊;綠豆浸泡1小時,洗凈;蜜棗洗凈。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nèi),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后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解毒、醒酒除煩。特別適宜口干口苦、濕熱泄瀉、煙酒過多、皮膚瘡毒者飲用。
蓮蓬荷葉煲雞湯
材料:老光雞1只,蓮蓬30克,荷葉20克,紅棗15克,食鹽適量。
做法:老光雞洗凈,斬件。蓮蓬、荷葉浸泡1小時,洗凈;紅棗去核,洗凈。將適量清水放入煲內(nèi),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滾后改用慢火煲2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特別適宜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損傷淤血者飲用。
News
來源|南方+客戶端、廣東天氣、廣東電網(wǎng)、廣東中醫(yī)藥
整合|“廣東發(fā)布”編輯部
編輯|蔡澤純
校對|吳荊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