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顧:
娃哈哈長公主和她同父異母弟弟妹妹的爭產案還在發酵,香港高院已經出來消息,說將于8月1日下午4時進行聆訊宣布決定,預計整個流程5分鐘的樣子吧。
一看到高等法院三個字,我眼睛亮了,就是那個TBB三件套:廉政公署、終審法庭和高等法院的高院嘛。
#內景是這樣滴#
隨著雙方律師在法庭上的不斷陳述,更多細節被曝光,最全面的是來自彭博社的,我翻譯并整理了下,大概是這樣的:
去年12月,3個J對姐姐K提起訟訴,一同列為被告的還有一家叫Jian Hao Ventures Ltd的英屬維京群島公司,就是它名下的香港匯豐賬戶里面存了18億現金。
三個J的訴求是讓姐姐K告訴他們那個賬戶里現在還有多少錢,并且不準K姐再從賬頭轉走錢。
這消息當時港媒最先爆出來,但不知為何傳到內地被壓下去了,直到今年7月集中爆發。
而3個J的律師在7月11號的陳述是:去年2月也就是老宗去世的前幾周,他給一名下屬下達“手寫指示”。
彭博社英文原文是“hand -written instruction",讓對方“準備去香港,在匯豐設立信托,每只信托里放7億美金”。
得知賬戶余額只有18億多,不夠3個人分的,宗老板就說:“如果美元不夠,就兌換人民幣”,并告訴辦事下屬“先給Jacky和Jessie安排好這兩樣東西”。
據3個J的律師講,去年的2月2日,也就是差不多口諭的同一時間,長公主K姐同意按照父親指示,用Jian Hao公司戶頭的資金設信托,宗老板是該信托的唯一董事。
彼時正逢2024年春節放假之前,等于剛指示完就放假過年了,等2月18號上班,宗老板已經因為身體不適住進了醫院,這一進去就沒有再出來。
ICU病房里躺了幾天后宣告不治了,再接著就是轟轟烈烈的追悼會了,這三個信托的文書工作就停滯了,最終協議也沒有達成。
長公主的律師表示“我們從一開始就同意設信托,但條件是信托資產必須明確界定。”意思就是K姐沒反對爸爸立信托,但這玩意兒干嘛用的,資金從哪兒來得先說好。
那些所謂的手寫指示并沒有發給K姐,并且她也不知道缺的那3個億資金從哪里調配,老爺子說是拿人民幣換,但拿哪里的人民幣,咋個換,K姐說自己都不清楚,不清楚那就沒法辦。
看完這些細節你就明白了,這錢還在BVI公司的名下,根本還沒走信托流程,等于八字的撇和捺都還沒有,但凡開始走流程了那就是簽協議,然后轉財產給受托人了。
三只小羊崽只是得到了父親的口頭承諾或是非官方指示,連賬戶里有多少錢都不知道,還得起訴姐姐,讓她告之余額。
香港那邊剛爆完這些消息,國內也同步出新聞了,說長公主去年3月是拿的全套證明材料去繼承的老父親的遺產,這其中包括爸媽的結婚證,和她的獨生子女光榮證。
好家伙,這應該是獨生子女證最光榮的一次吧,第一次感覺到它如此值錢,一下子把其他孩子變成了黑戶。
鑒于很多網友說私生子跟叔叔長得一模一樣,我臉盲分不清是不是一樣,但感覺那三個娃可以去找叔叔繼承遺產了。
話說這事是我在國內出差期間發生的,回到小坡之后一直在應酬,見國內來的各地朋友,席間我們也會聊到這個,但我發現男士中十個有九個半都是為宗老爺子說話。
說這事小宗做的不厚道,應該服從大局并承擔起長女的責任,把那些錢給自己的弟弟妹妹們,畢竟他們也是爸爸的孩子。
果然男人永遠理解男人,女人才體諒女人。男士們覺得是長公主不懂事,才把老父親的名聲毀了,但事實明明是老爺子自己沒處理妥當,留下了后患,然后才讓自個塌墳的。
毀了他英明的是杜女士和她的崽崽們,她不主動不告的話,明面上還是沒人知道的,這鍋憑啥要歸長公主呢?
她爸都沒考慮自己的責任,她一個當女兒的為啥要考慮?感覺長公主也不一定就是非要霸占那21億,如果她爸爸走之前都處理好了,她可能也就忍了。
她這么硬剛就是要爭一口氣,一個14歲就要不得不看著一些事情發生卻又無可奈何的孩子,現在40多了也掌權了,當然會按自己的意愿來,就跟當年她爸爸不顧妻子的感受,和杜女士噶姘頭一樣。
人家覺得她拿了父親財產的大頭,分給其他孩子的是小頭,可問題在于她繼承的股權也是責任和壓力。
廠子能掙錢不假,但礦泉水也要一瓶一瓶的賣,萬一哪天里面被摻了敵敵畏,公司指不定就得破產,那她繼承的遺產分分鐘變負債。
但拿現金的就不一樣了,140多億人民幣的現金,不用承擔任何的風險和社會責任,當姐姐的還要想辦法再補足20億給他們,換任何一個人都不愿意吧。
這些年他們的媽媽跟在老頭子后面得到的已經夠多了,連果子控股的那46%的股權都有實力去買了,想必幾百億資產是有了,可卻依然要挑起官司,在他們眼里,生父生母的體面不值一毛錢,他們只想要拿到更多。
有意思的是,上熱搜的明明是宗家,躺槍的卻是JD老劉家,因為他倆都算是宿遷人來著,大強子是祖籍湖南湘潭,父親那一輩在宿遷跑船。
宗老爺子是祖籍義烏,但生在宿遷,因為他爸曾在宿遷的政府里做官,確切的講他是生在徐州的醫院。
主要是當時宿遷的醫療條件不行,并且他爸當時已經被抓去坐牢了,老母親就投奔了他爸的一個弟弟,他出生后還在宿遷生活了一段時間,直到父親工作調動,又全家搬到南京,一直待到解放后回了杭州老家。
也因為這個娃哈哈在宿遷和徐州都建了工廠,按正常規律他們集團開廠都要間隔至少幾百公里,他這么做就是專門報答兩個生養祖籍的地方,早些年新聞里有采訪的。
用現在的話說他屬于新中國之后的杭州人,簡稱新杭州人,但有4個娃,其中3個是美國人;而他的老鄉大強子有6個娃,其中2個是美國人。
他人已經走了,孩子數量是不會再更新了,但東哥還很年輕,今年也才50出頭,按照澳門賭王后面10個子女全是生在他50歲后的規律,東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豪門的奶茶也不好喝呀。
這事鬧這么大,但浙商博物館中至今仍收藏著一輛三輪車,是1987年43歲的宗老板承包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營部時用來運貨的創業工具。
官方覺得這輛三輪車經歷了娃哈哈企業的初創,是老板不怕苦不怕累創業精神的象征。
巧得很,東哥自己的商場鯨東Mall的第二層,也復刻了當年他在中關村開第一家店的場景。
宗老板推三輪車走街串巷賣冰棍時,幫他在紙箱子上寫下“娃哈哈”三個字的是挺著7個月大肚子的長公主她媽,也就是說她是不折不扣的陪創業的糟糠之妻,而且功能比三輪車大多了。
但現在看來也沒落下啥好,倒是創業陪一半跑路的小京同學,成了后來東哥心頭的白玫瑰,占了公司名字的一半分量。
而杜女士于宗老,怎么看怎么像鯨東的西紅柿妹妹,有娃但沒證,證在白玫瑰的替身東嫂手里,有股份有業績但只能做影子夫人。
希望他家到時候能合家歡吧,否則的話爆出來生的孩子比招的快遞員還多就嚇人了。
你說娃哈哈這種情況在老板中多么,我感覺挺多的,尤其是在江浙傳統制造業私企里,幾乎都是這個套路,有的自己做羽絨服,把上下游配套產業分給好幾個小老婆。
也不是說他就多喜歡這些女的,可能就是不希望核心人員離開,要拉攏自己的得力干將,于是乎就給收編成孩子媽了。
這也叫提拔,做了自己人才能提拔,至于提拔后有還有幾分情愛和真假就不知道了,畢竟那些女人是確實能幫做很多事的。
對此咱也不想評論太多,只能說都是人性,原本想順著寫一段我的親身經歷的,但限于篇幅就只能下次了,想看的寶子歡迎點贊或者留言暗示我。
我是伢大富,一個主業做海外留學,但又酷愛寫八卦的坡縣留學機構小老板。
前一篇百億富豪出來行騙被錢老板舉報下架了,估計耽誤他繼續發財了吧,不過沒關系,已經放在最新的河蟹文匯總里了:
這個匯總文集有1600多頁,全是以前寫的很精華但被各種原因刪除的文章,如果你很感興趣,想看更多,歡迎打包買走,目錄如下,滑動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