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全球頂級的情報組織,摩薩德這個名字總會在各類討論中被反復提起。
這家以“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著稱的神秘機構,最近又鬧出不小的動靜。上個月,他們對伊朗發動了一場軍事行動,直搗伊朗關鍵核設施,一夜之間,整個中東局勢被撕開了一個口子,輿論嘩然。你很難不對這個組織產生好奇: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可耐人尋味的是,同樣的摩薩德,在中國卻“栽了跟頭”。
摩薩德到底是干啥的?
我們先來捋一捋這個組織的來頭。摩薩德,全名“以色列情報與特務局”,是1949年成立的,以色列總理親自掌控的情報機構。跟美國的CIA、英國的MI6、俄羅斯的FSB并稱世界四大情報巨頭。
但跟其他國家不同,摩薩德幾乎是以“國家存亡”的態度在運作。畢竟以色列建國之初就是四戰之地,生存壓力大到不得不靠情報先手去換喘息機會。說白了,摩薩德不是“錦上添花”的機構,是保命的工具。
摩薩德的任務并不復雜,一是打聽事,二是動手干。前者包括全球監聽、情報搜集、關系滲透;后者就更硬核了——暗殺、偷竊、策反、破壞關鍵設施……你要是個敵對國家的科學家、政要,哪怕只是在幫著建個實驗室,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摩薩德的目標。
說幾個大家熟知的事例,看看摩薩德的手段有多“生猛”。
還記得1960年在阿根廷被捕的納粹高官艾希曼嗎?這個人曾直接參與“猶太人大屠殺”。戰后逃亡南美,一度“洗白”為中產階級。但摩薩德不依不饒,特工潛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偽裝成“工程技術移民”,一個月內摸清他的行蹤,然后趁其獨行時強行綁架,注射鎮靜劑,塞進外交包裹,送回以色列。
最終公開審判,處以絞刑。這是摩薩德最經典的“正義之戰”。
還有2012年,伊朗核科學家莫斯坦法·羅尚在德黑蘭市區遭定點爆炸——摩薩德特工騎摩托從身邊擦身而過,磁性炸彈貼車門,十秒后爆炸。整條街都被炸癱。幕后主使是誰?媒體幾乎都將矛頭指向以色列和摩薩德。至此,伊朗接連有五位科學家“離奇身亡”。
去年底,伊朗議會的一份內部簡報被披露,內容震驚全國:伊朗有200多名政府和軍方官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間諜信息來源,其中超過30%直接或間接與以色列有關。
為什么摩薩德能在伊朗橫著走?一句話總結:伊朗內部存在嚴重的系統性漏洞。包括但不限于腐敗、技術落后、反間諜體系薄弱。很多時候,一筆資金、一份出國機會、一套房產,就能打開一個口子。
中國不是中東
摩薩德厲害,這點沒爭議。但當他們把相似的套路用在中國時,劇情就變了味。
2023年,一個“外資科技數據項目”在成都“翻車”。看上去是再正常不過的跨境合作,項目總投資2億美元,聲稱要“聯合開發AI模型”“對接全球云數據資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注入新動能”。他們的招商文書上,一口一個“創新發展”“賦能產業”。
但國家安全部門在立項初期的審查里就發現了異常。
首先,項目申請接入“專屬國際寬帶線路”,而且無中繼限制,強調“實時與歐洲服務器同步數據”——這可不是一般科技公司能搞的。而且他們的企業結構,通過多輪股權穿透后,竟然指向了一個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軍事科技孵化基金”,而這個基金,歸屬于以色列國防部旗下的某技術局——這個局,正是摩薩德的傳統“合作機構”。
細思極恐。這不是單純的科技外資投資,而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間諜偽裝滲透。
最終這個“項目”被叫停,同時,外交部非公開渠道向以色列方面提出了嚴重交涉。雖然沒有媒體公開報道細節,但業內人士心知肚明——這不是個案,而是一次典型的摩薩德“軟滲透”行動。
更有意思的是,此前在廣州、武漢、重慶,也曾陸續出現類似情況。不同的是有的是以科研合作,有的是文化交流,形式多樣,手段隱蔽,但目的驚人一致:建立信息鏈路,繞過國家通信監管系統,為后續監控、間諜活動打基礎。
為什么摩薩德在中國行不通?
原因其實很樸素,但很重要:
一是技術代差正在縮小。以色列確實在某些高科技領域領先,但我們在通信、數據安全、AI算法、反監聽技術上已經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簡單說,現在的摩薩德,想靠黑掉我們主干網?不可能。
二是反間諜機制健全。近年我國國家安全部大力推進“全民反諜”,2023年全國破獲涉外間諜案增長超過18%,其中30%案件由群眾舉報線索發現。你聽說過“國家安全教育日”嗎?不只是宣傳,真有成效。很多基層單位早就有了“反滲透雷達”。
三是制度不留縫隙。你別看有些國家動不動內部勾結、私權尋租,我們這邊的數據管理、政企合作、涉密部門的防火墻是層層鎖定的。你想搞事情,除非你能潛進十幾個機構、繞開幾十道審批流程,不然別想拿到核心數據。
更關鍵的是,“人”不好撬了。摩薩德在中東往往靠“金錢+情感+把柄”搞定線人,但在中國,這些手段越來越不靈了。一來公務員和涉密崗位有專門培訓和管控機制,二來大家警覺性也高。尤其是年輕人,知道自己點個鏈接、用個VPN都有風險,根本不給間諜留口子。
真實的摩薩德,它靠資金、關系、技術、心理戰,把一個個國家悄悄“解構”。不是一刀下去的暴力,而是一根根線的拉扯,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被“拿捏”。
但正因為摩薩德太聰明,它才害怕系統強健的對手。中國不靠“零散防守”,而是系統性抵御。技術防線、制度防線、法律防線、公眾參與,多管齊下,才讓這個曾經在伊朗“予取予奪”的組織鎩羽而歸。
我們真的不必神話摩薩德
摩薩德當然值得警惕,但不值得崇拜。
對伊朗的“獅子的力量”行動,確實展現了它精準而強大的滲透能力。但換個角度看,這場打擊不過是對方體系失靈的結果。你如果覺得“他們太厲害了”,那其實是在說“我們太容易被滲透”。
現實是:我們并不容易被滲透。
所以,與其恐慌,不如保持冷靜——認識摩薩德,更要認識我們自己。
你以為他們是007,其實更像是拿著鑰匙四處找門的人。而中國,早就換上了密碼鎖,還有紅外警報。
我們不怕聰明的對手,就怕自己不夠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