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滾滾熱浪席卷我市,市氣象臺連發高溫預警,最高氣溫直逼40℃。在這如“蒸籠”般的極端天氣下,素有“高溫殺手”之稱的熱射病,正悄然對市民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記者走訪市內多家醫院了解到,每逢高溫時節,因中暑前來就診的患者數量都會顯著增加,其中還夾雜著不少熱射病危重病例。
“熱射病并非普通中暑,而是最為嚴重的中暑類型。”梁園區白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韓祝陽對記者說,熱射病是人體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體溫調節功能“罷工”,體內熱量過度積聚引發的致命性疾病。他形象地比喻:“這就好比電腦長時間超負荷運行會死機,人體的體溫調節系統也會在極端高溫下‘崩潰’。”
據韓祝陽介紹,熱射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經典型熱射病常“盯”上老年人、兒童等體溫調節能力較弱的群體;勞力型熱射病則更易找上在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健康青壯年,像建筑工人、環衛工人、消防員等,都是它的“潛在目標”。熱射病的兇險程度令人咋舌,其致死率高達50%—70%,即便患者僥幸存活,也極有可能留下永久性腦損傷。這是因為熱射病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高溫首先直接損傷細胞,進而觸發全身炎癥反應,導致凝血功能出現障礙,最終致使多器官功能衰竭。
判斷熱射病最關鍵的指標是核心溫度超過40℃,并且患者伴有意識障礙。但很多人在發病初期,僅僅感覺頭暈、乏力,等到癥狀顯現時,往往已經錯失最佳搶救時機。更需警惕的是,熱射病的發展速度極快,從輕微中暑發展到熱射病,有時僅僅需要1—2小時。
在高溫天氣下,這些人群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建筑工人、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長期直面烈日“烤驗”,廚師、消防員等特殊環境作業者,工作環境溫度居高不下,還有獨居老人、兒童、孕產婦以及慢性病患者等弱勢群體。不少老人為了節省開支,舍不得開空調,或者擔心患上空調病,反而引發了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韓祝陽強調,熱射病急救存在“黃金半小時”,快速降溫是關鍵。一旦發現患者,要立即將其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讓患者盡快脫離高溫環境,并脫去患者外衣,用15℃—20℃的冷水噴灑或擦拭全身,重點對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進行冷卻,也可將裹著毛巾的冰袋放置在這些部位。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可以適量給予含鹽飲料(每500ml水加1—2g鹽),但切記不要給昏迷患者喂水,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并準確描述患者癥狀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
熱射病雖然來勢洶洶,但完全是可防可控的。人們一定要充分認識高溫的危害性,避免讓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生命只有一次,防暑降溫容不得半點疏忽。
商丘日報融媒體記者 宋云層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