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300元!安徽宿州一名90后輔警充當“內鬼”,向他人提供其所在派出所查處賭博活動的行動信息,并以此收取好處費11次。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該案一審判決書,輔警王某犯徇私枉法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個月。區區數千元的“好處費”,卻換來近一年的牢獄之災,這起“輔警通風報信”案,將基層“微權力”失控所滋生的腐敗蟻穴,推到了聚光燈下。
“微權力”雖處基層末梢,卻并非無足輕重。社區干部、窗口辦事員、輔警協管等基層崗位,雖不具備顯赫職權,卻掌握著證明辦理、材料審核、一線巡查等具體事務處置權。這些“微權力”直接對接群眾生活:一張戶籍證明的辦理效率、一次市場巡查的公正與否,都是群眾感知公共服務的“試金石”。正如毛細血管決定機體健康,基層權力的運行質量,直接關系政府公信力的“最初一公里”。
小權力為啥就長歪了呢?究其根源,基層工作本來就千頭萬緒,有時候監管難免跟不上。就說信息傳遞,要是哪個環節沒卡死,像王某這種知曉行動信息的,就容易鉆空子。還有些流程規定得太模糊,再加上“人情往來”“辛苦費”這些幌子的遮掩,小腐敗就披上了合情合理的外衣。一些人法不責眾的心態一冒頭,腐敗就很容易傳染開。
除制度缺乏剛性約束外,思想防線的失守更令人憂心。此案中的王某還是個年輕小伙,按理說正是有干勁的時候,為啥“栽”了?說到底,還是理想信念沒站穩腳跟。思想教育要是只走形式,沒往心里去,就像房子沒打牢地基,隨便一陣風就能給吹歪了。這事兒給所有基層干部提了個醒:心里沒把紀律弦繃緊,早晚得出事兒。
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就得對老百姓身邊的“小腐敗”零容忍。筑牢防腐堤壩,關鍵在于織密監督之網,讓“微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微腐敗”之“微”絕非危害之“微”,守住這道關,老百姓心里才會踏實,國家發展的根基才會穩固。(陳江)
來源:浙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