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重慶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和中國新聞史學會新媒體傳播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11期網絡與新媒體講習班正式開班。我們整理了北京大學出版社社會科學編輯室相關圖書,分享給讀者。
01
重構關系:數字社交的本質
重構關系:數字社交的本質
邱澤奇 著
ISBN 978-7-301-34603-7
定價:59.00元
第二十屆文津圖書社科類提名圖書
入圍2024年度“中國好書”
數字連接給了每個人連接世界的機會,也讓人們的社交從此不同。運用數字媒介,理論上,一個人可以與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人建立聯系。即使如此,人們的社交關系依然只有四類:家庭關系、朋友關系、工作關系、生活關系。當然,每一類關系都有著異常復雜的維度。刪繁就簡,《重構關系:數字社交的本質》在每一類關系中選擇了四類典型場景,用案例呈現場景,在場景中捋出案例內含的社交關系重構,探討數字社交帶來的社會關系革命——從個體圍繞社會的社交轉向個體匯聚關系的社交。
02
西方媒介學名著導讀
西方媒介學名著導讀
胡翼青 主編
ISBN 978-7-301-34286-2
定價:69.00元
本書匯集了媒介環境學、媒介化社會理論、媒介技術哲學、媒介地理學和媒介考古學等領域的經典著作,嘗試通過名著導讀的方式,從歷史、結構和未來發展等角度勾勒當代媒介學的知識地圖。
03
西方新聞學名著導讀
西方新聞學名著導讀
白紅義 主編
ISBN 978-7-301-34511-5
定價:79.00元
本書以導讀的形式“重訪”了西方新聞學領域的20余部經典著作,呈現了西方新聞學的發展歷史和演變過程。每篇導讀兼有“解讀”與“評析”,可以幫助讀者加深對名著的理解,并做到觸類旁通,探索新的理論資源和分析視角,帶來新的研究想象力。
04
西方傳播學名著導讀
西方傳播學名著導讀
胡翼青 主編
ISBN 978-7-301-35347-9
定價:99.00元
本書遴選了西方傳播研究領域的35部經典著作,涵蓋美國實證主義傳播學、法蘭克福學派傳播研究、傳播政治經濟學、英美文化研究等重要理論流派,通過導讀的方式讓讀者全面感受傳播理論開放的知識圖譜。
05
西方輿論學名著導讀
西方輿論學名著導讀
郭小安 主編
ISBN 978-7-301-36190-0
定價:89.00元
本書以跨學科視野為經,以名著導讀為緯,系統梳理西方輿論思想自15世紀人文主義興起以來的理論譜系,涵括政治思想史、群體心理學、公共領域、情感社會學與傳播學等多個領域,聚焦精英主義與參與民主兩大輿論傳統,探討公眾與群眾、參與與民主、情感與理性、媒介與公共領域、謠言與社會心理以及輿論的測量與實踐等議題。通過經典文本重讀與問題意識錨定,本書力圖為數智時代的輿論學研究提供理論參照與想象空間,也為理解中國網絡輿論生態及其全球政治傳播格局開辟一條可對話的思想路徑。
06
西方傳播學術史手冊(第二版)
西方傳播學術史手冊(第二版)
胡翼青 主編
楊馨、李耘耕 副主編
ISBN 978-7-301-33389-1
定價:128.00元
本書選擇了74位在西方傳播學術史上做出杰出貢獻的歐美學者,從學術生平、主要理論(方法)貢獻、對傳播學學科建制的貢獻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本書不僅有助于傳播學的初學者更深入地了解傳播學的學術版圖和歷史,而且有助于傳播學專業的研究生進一步開拓自己的視野,為更深入的原著閱讀和理論研究做好準備。第二版增加了14位學者,均為近年來在新聞傳播學領域受到普遍關注的學者,同時補充了世界范圍內傳播學科的最新發展情況。
07
融合新聞敘事:故事、語言與修辭
融合新聞敘事:故事、語言與修辭
劉濤 著
ISBN 978-7-301-35122-2
定價:128.00元
本書立足數字敘事學認識論基礎,主要從敘事原理與理論、敘事形式與語言、敘事修辭與實踐三個知識模塊系統構建融合新聞敘事的知識體系,分為上、中、下三編,共十八章。上編為敘事原理與理論,重點以敘事可供性為概念工具,探討融合新聞敘事的六大理論命題。中編為敘事形式與語言,重點探討融合新聞的六大敘事形式及其深層的語義系統。下編為敘事修辭與實踐,主要從修辭敘事學視角出發,聚焦于“融合新聞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一重大現實命題,探討中國話語體系構建、中國敘事體系構建、國家數據話語權構建、生態文明話語傳播、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等重大議題的“敘事方案”。
08
輿論
輿論
〔美〕沃爾特·李普曼 著
常江、肖寒 譯
ISBN 978-7-301-27799-7
定價:66.00元
ISBN 978-7-301-36063-7(精裝)
定價:99.00元
《輿論》既是對當代新聞媒介系統的精確描摹,也是對該系統折射出的人間萬象的深刻檢視。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李普曼,以嚴謹的邏輯和美妙的修辭,淋漓盡致地揭示了輿論的生成機制、信息生態對人的世界觀的塑造,以及人在面臨未知狀況時的怠惰。本書是傳播學真正意義上的思想源頭,在問世一個世紀后的今天,仍然持續啟發我們去審視包裹自身的信息繭房,反思個體與媒體生態共存的方式,想象人性在數字社會走向自足與自主的道路。
09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譯本第二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譯本第二版)
〔美〕歐文·戈夫曼 著
馮鋼 譯
ISBN 978-7-301-36068-2
定價:69.00元
ISBN 978-7-301-32977-1(精裝)
定價:88.00元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是我們了解自己的一本佳作,它對微觀的社會互動做了詳盡的論述,探討了個體在社會環境中的行為,特別是我們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作者沒有對社會互動做面面俱到的系統性分析,也沒有試圖總結互動類型、區分互動性質,他的興趣在于研究人與人面對面交往的具體互動細節。 在對許多地區社會習俗的觀察和詳細研究的基礎上,作者把社會比作舞臺,把個體比作演員,用諸如印象管理、前臺、后臺、劇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戲劇表演的概念,來分析種種舞臺表演行為。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自己的行動,試圖引導和控制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并采用某些技巧來維持自己的表演,就像演員向觀眾展示一個角色一樣,這不失為一種表演的藝術。
10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美〕比爾·科瓦奇、湯姆·羅森斯蒂爾 著
劉海龍、連曉東 譯
ISBN 978-7-301-34855-0
定價:99.00元
20世紀90年代末,“熱心新聞工作委員會”把美國一些影響力很大的新聞人召集在一起,提出了一個問題:“新聞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通過詳盡的文獻搜索、抽樣調查、訪談和公共論壇研討,他們確定了定義新聞工作及其社會角色的核心要素。研究結果就呈現在《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中。書中提出的新聞工作的十大基本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引人深思。本書是媒體人的必讀書,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11
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第九版)
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第九版)
〔英〕約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譯
ISBN 978-7-301-31077-9
定價:109.00元
本書是國際知名文化研究學者約翰·斯道雷所著之經典著作,在西方學界產生的影響經久不衰,是公認的媒介與文化研究領域的綜述性著作之一。
本書對文化研究這一學科的歷史、傳統及當下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廣涉文化主義、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等諸多社會科學思潮,梳理了國際學界對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眾傳播學、文藝批評以及新聞學等領域的學者與研究生閱讀、參考的重要文獻。
12
媒介傳播倫理:案例與爭論(第五版)
媒介傳播倫理:案例與爭論(第五版)
〔美〕路易斯·阿爾文·戴 著
張龍 主譯
ISBN 978-7-301-35783-5
定價:99.00元
本書分為理念和案例兩部分,共計十三章。第一部分著重從理念層面闡釋倫理和道德的內涵、倫理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倫理與道德推理;第二部分著重從實踐層面論述媒介傳播的真實性、媒介與隱私、保密與公眾利益、利益沖突、經濟壓力與社會責任等專題,并且結合與各章專題相關的具體案例進行深入探討,剖析新聞采編工作背后的倫理邏輯。
本書還以案例分析思考題的形式提供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媒介倫理應用場景,模擬新聞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面臨的倫理挑戰,有針對性地提供分析問題的思路及策略,以幫助讀者培養在復雜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術研究和專業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13
學術寫作與表達
學術寫作與表達(配備教學課件)
孫華 等 編著
ISBN 978-7-301-35784-2
定價:69.00元
本書是基于北京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學術寫作與表達”授課內容編寫的教材,由多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師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及學生常見的學術寫作問題編寫而成,旨在為學術寫作與表達提供明確的指導。全書分為十三章,通過對學術規范、論文結構、文獻檢索、語法修辭、邏輯思維和高效表達等主題的詳細闡述,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學術寫作素養和表達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14
新聞傳播學理論基礎
新聞傳播學理論基礎(配備教學課件)
王斌 著
ISBN 978-7-301-35350-9
定價:69.00元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清晰的知識地圖和鮮活的學習素材。結合近年來新聞傳播業的發展態勢和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本書分為新聞傳播核心理念、新聞傳播運行機制、新聞傳播社會關系三個層次,全面而又簡明地呈現新聞傳播學知識體系。
本書通過闡述基本概念、關鍵議題、思維方法,幫助讀者建立對學科和行業的認知路徑;通過分析媒體融合、輿論生態、社會治理、國際傳播等中國新聞傳播學發展中的重要現象,為讀者提供融通理論知識的中國場景和中國實踐。
15
新聞傳播政策、法律與倫理
新聞傳播政策、法律與倫理(配備教學課件)
劉斌 主編
ISBN 978-7-301-34476-7
定價:69.00元
本教材廣泛汲取了學術界和作者團隊的相關研究成果,較為系統地闡釋了我國新聞傳播領域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及職業倫理的基本知識、基本原則、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全書共十五章,內容涉及新聞傳播的制度與政策、行業資質、管理規范、職業倫理、法律法規等方面,同時就新聞傳播的特征及其權利淵源、新聞傳播內容的法律底線、網絡傳播與網絡安全、網絡傳播的主體責任與行為規范、新聞傳播與著作權、新聞傳播與人格權、新聞傳播與司法公正、新聞侵權抗辯、新聞傳播倫理的理論與實踐以及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對于新聞傳播的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對于培養新聞傳播學科的高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16
新媒體研究與應用
新媒體研究與應用(配備教學課件)
潘霽 主編
ISBN 978-7-301-35655-5
定價:49.00元
本教材將媒介作為統攝全書的視角,系統介紹了數字系統的媒介化運作如何深刻地重塑了數字文化、數據、游戲電競、媒介融合、國際傳播、出版發行和公共輿論等領域。本教材可以為新聞傳播專業人才更充分地理解新媒介應用,并基于應用經驗進行理論反思提供有益的參考。
17
國際傳播學教程(第二版)
國際傳播學教程(第二版)(配備教學課件)
程曼麗 著
ISBN 978-7-301-34066-0
定價:55.00元
本書從國際傳播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及學科屬性出發,對國際傳播的傳播主體、傳播手段、傳播內容、受眾及傳播效果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并通過大量的例證分析,總結、歸納出國際傳播的一般規律與特征。第二版更新了案例,調整和充實了“中國的國際傳播”部分,探索了新的國際關系格局下國際傳播的規律與特征,具有時代性、學理性和前瞻性。本書既可以作為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為研究生學習參考用書。
18
傳播學基礎教程
傳播學基礎教程(配備教學課件)
周慶山 編著
ISBN 978-7-301-34658-7
定價:69.00元
本書從傳播理論概述、結構理論、符號理論、媒介理論、場域理論、媒體理論、效果理論和研究方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在概述傳播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從系統論角度對傳播的要素、過程和結構進行了分析;剖析了符號的核心概念及相關理論,將人際溝通、組織傳播和跨文化交流作為傳播場域進行整合;歸納提出了媒介的時空論、信息論、情境論、進化論和生態論;總結了媒體組織形態的演變及組織機制相關理論;從社會認知的建構、態度改變的心理、積極受眾的需求滿足、社會系統的情境以及創新擴散的采納等方面進行了效果理論的分類及闡述,介紹了傳播研究的元理論范式及研究取向。
19
傳播學概論(第三版)
傳播學概論(第三版)(配備教學課件)
許靜 編著
ISBN 978-7-301-34583-2
定價:66.00元
本書從有效溝通的角度,簡明而系統地介紹了傳播學各基本分支領域,如內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語言和非語言傳播、大眾傳播以及國際傳播和全球傳播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并著重探討了新媒體時代大眾傳播的技術發展、組織生產、規范管理及效果研究,對傳播學研究方法也有初步的介紹。作者廣泛參閱國內外各種傳播學教材,并加以融會貫通,理論知識豐富,行文通俗易懂。
20
廣播電視學導論(第二版)
廣播電視學導論(第二版)(配備教學課件)
常江 著
ISBN 978-7-301-34382-1
定價:69.00元
本書是一部面向高等院校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等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材。本書在歷史、體制、產業、影響、文化等維度上,對全球廣播電視業的總體格局和演進規律做出了清晰的勾勒與闡釋,并結合新媒體化和全球化的當代趨勢,深入剖析了廣播電視業及其新形態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書嘗試創建一個涵括廣播電視本體論、廣播電視社會學與廣播電視文化研究三個考察層次的綜合性廣播電視學學科體系;同時,力圖突破傳統廣播電視行業的框架,深度關注新媒體和全球化語境下視聽傳播觀念與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并對當下社會錯綜復雜的視聽傳播現象予以闡釋性和批判性的理論觀照。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更新了機構和行業的相關數據;增補了大量廣播電視新媒體化,尤其是流媒體網站及其業態的相關內容;刪減了一些陳舊的案例并相應補充了新穎的案例;采用了雙色印刷。本書既適用于相關專業的學生和研習者,也適用于對廣播電視及互聯網音視頻行業感興趣的人士。
21
跨文化傳播學導論(第二版)
跨文化傳播學導論(第二版)(配備教學課件)
孫英春 著
ISBN:978-7-301-36062-0
定價:79.00元
為幫助讀者體認跨文化傳播學的豐富內涵,本書立足于不同學科和問題域的學術積累,嘗試提供一種與時代特征和中國實踐相適應的、開放的知識框架,使之能夠較全面地納入跨文化傳播研究涉及的事實、學說和思想。
本書結構嚴謹、內容豐富,適合高校新聞與傳播學、外國語言文學、國際關系、公共管理、經濟管理、國際貿易等專業師生的教學和閱讀參考使用,對于關注跨文化傳播現象的廣大讀者,亦有助益。
-End-
制作:駱駝刺、趙云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