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時間7日,日本還是沒有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并且后面石破茂還表示不會為了協議而出賣國家利益,難道“忠誠”的伙伴要變得不親密了?
而現在,有種說法,美國可以通過控制我國的臺灣來遏制日本,而這個手段就是臺積電,臺積電在日本的第一座晶圓廠已經建成,而又打算修建第二座。
在第一座的時候就有一種疑問,“臺積電會拿著日本納稅人的錢跑路嗎?”
一、
先說說為什么有美國能夠控制臺積電這個認識。
今年3月,臺積電的董事長魏哲家與特朗普會面后,就宣布了高達1000億美元投資,用于三座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座研發中心的建設。
光這都沒有讓特朗普滿意,他想讓這個數字達成2000億美元。
這個數字有多恐怖呢,去年,臺積電一年的總資產也就2042.22億美元,其實前面那個千億美元已經是很夸張了,但是特朗普還是不滿意。
這不就是想要控制臺積電?而我們知道的臺積電是我國臺灣經濟的命脈,這其實就是常說的,把臺灣整鍋端了。
這讓島內的人民又開始恐慌了,一個企業就能影響一個地區的興衰,有一種韓國財閥的美感,但是就算韓國財閥也是有幾個財閥,不止三星一個,而臺灣又只是一個地區。
臺積電死死控制著臺灣的經濟命脈。
最糟糕的是,這個命脈還經常被餓狼盯著,美國饞臺積電的半導體產業很久了,這不是第一次逼迫臺積電擴大對美的投資了。
早在2021年,英特爾CEO格爾辛格就提出,希望未來在美國生產的半導體份額,由目前的12%提高到30%。
短短三年后,英特爾把自己的份額預期值改到了50%,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要求臺灣赴美投資。
而就在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考慮對臺灣半導體征收100%的關稅,遠遠高于同期他對全世界其他地方威脅加征的稅率。
就算這樣,在之后,他也多次強調半導體的生產,“必須返回美國”。
二、
而民進黨的“賣臺”策略我們是知道的,可能賴清德都會嫌棄臺積電的CEO不識抬舉吧,唯恐交的“保護費”不夠多。
也正是因為這樣,加大了特朗普“控制”臺積電的概率。
那么就來說說,臺積電對于日本的投資,以及那個流言。
臺積電被日本政府的補貼吸引,想要在日本修建研發中心和制造工程,對此日本這邊當然很快的與之溝通和達成協議。
問題就出在這個協議上,臺積電對于在日本的研發成果的知識產權是歸臺積電的,并且臺積電也可以將這個帶到臺灣地區。
這就造成了這樣一個現象,臺積電拿著日本的錢開發自己的產品。
在招商的當年,也就是2022年,日本就向臺積電在熊本的工廠提供了五千億日元的補貼,這一金額在以后越變越多。
要知道,臺積電發展到現在,核心技術從來不在島外生產。
關于這筆巨額補貼能不能給日本帶來回報都是一個未知數,所以媒體炒作得很厲害。
而且這個熊本工廠基本上只向索尼集團供貨,制造的半導體也很特殊,預計是用于智能手機攝像的圖像傳感器芯片。
索尼集團可能因此受益,但該公司主要向中國企業和美國蘋果公司供應芯片。因此,日本人也質疑“這家工廠將如何為日本的經濟安全做出貢獻”。
還有另一種讓日本人擔憂的情況。
即便日本政府利用巨額補貼支撐了臺積電熊本工廠的生產,但該工廠并不能生產所有類型的半導體,因此日本半導體供應安全并不能完全得到保證,但是日本政府僅對這一家工廠就補貼高達5000億日元。
這個晶圓廠已經完工了,總投資金額將超過200億美元,臺積電擁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股權。
而第二座晶圓廠,總投資額約1萬億日元,預計生產12納米芯片,2026年底前投產。
三、
所以特朗普是有可能將臺積電拉到和日本的談判桌上的。
但是,沒必要。
日本的汽車現在就被美國的關稅壓著喉嚨。
這個喉嚨壓得有多死呢?汽車出口占據去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的81%,對的,81%,可以說是大動脈和氣管了。
如果美國不取消汽車和鋼鋁關稅,日本出口額將減少297億美元,這將使貿易順差減少約一半,也會導致日本GDP下降0.7%。
光宣布關稅的后面兩個月,豐田汽車的營收就減少了十二億美元,主要車企預計會因美方關稅政策損失超過一百九十億美元。
還有就是大米。
之前特朗普就說,日本缺大米但是不買美國的大米,很讓他惱火。
日本政府想要美國取消加征關稅,包括汽車和鋼鋁的25%關稅,這美國當然不同意。
有人估算了一下,如果想要彌補上雙方的貿易順差,620億美元,日本要增加620億美元進口額,需要多購買96.5萬輛美國汽車。
但日本在2024財年僅進口約1.3萬輛乘用車,這差距不可謂不大。
在農產品方面,如果只增加玉米進口,日本一年需要進口近2.3億噸玉米才能抵消順差,這是2024財年進口量的18倍以上,相當于日本15年的消費量。
至于大米,有著日本農協在,日本的官員不可能同意進口大米,并且日本的議員選舉可就要在7月舉行了,農民手上又有票了。
四、
對于日本的情況,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我國北京的世界和平論壇上表示,應對特朗普最好的辦法就是合作,中日韓三國合作。
他表示,以后美國的總統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會延續特朗普的MAGA的底色,事實上確實如此,其實拜登的政策就有MAGA的底子。
而跟特朗普的關稅戰,只談邏輯是談不通的,加籌碼和反制才是最好的措施,不要給特朗普只要施加壓力你就妥協的印象。
“狹路相逢勇者勝”
不過這點對于日本來說,太難了。
一個國防自主都沒有的國家,一個有著美軍基地的國家,和美國深度綁定的國家,想要和美國平等對話,太難了。
所以鳩山由紀夫喊道的是,面對美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要擴大多邊合作,東亞地區的中日韓也要建立穩定的自貿體系,推動國際組織的改革。
五、
日本國內。
到現在,這個貿易協議還沒有簽訂,讓石破茂有點“破防”。
在電視采訪的時候,他表示不會妥協,后面還跟了句,日本對于美國經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應該得到不同的待遇。
這是想威脅?還是想表達自己的“委屈”?
而這種現象也表示,長達三個月的談判,雙方的談判沒有靠攏,反倒多了很多分歧。
就在美國時間的6日,特朗普在第二日會向各國發關稅函,告知關稅措施,他透露,有的國家的關稅最高有著70%。
9日是最后期限,財長貝森特透露,沒有談判成功的將恢復到之前宣布的水準,但是,這個時間是在8月1日。
也就是說中間還是理有時間的。
那么看看各方的情況。
日本之前說了,那么韓國,雙方的談判“云里霧里”,李在明表示,都不知道“想要什么”。
可以說根本沒有辦法在9日前達成。
歐盟這邊,也是在3日,馮德萊恩表示已經準備好了達成協議,但是,不排除談判失敗的可能。
并且失敗后,歐盟還會有反制措施。
而印度這邊已經開始進行反制了,因為雙方有著比較大的分歧——開放印度的農業和乳制品。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世界和平論壇|鳩山由紀夫:應對特朗普關稅,“狹路相逢勇者勝”》
紅星新聞《紅星觀察丨特朗普為何拿大米“為難”日本?分析:擊中日本敏感處,以換取重大讓步》
環球網《外媒:最后期限將至,石破茂表態稱與美國關稅談判不會“輕易妥協”》
觀察者網《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將堅持要求美國取消關稅,不會損害國家利益》
環球網《特朗普“官宣”發函時間 美國貿易談判談咋樣了?》
央視網《臺積電引發的危機:島內“依賴癥”,島外“整鍋端”》
環球網《臺媒:臺積電又宣布將在日本建第二座晶圓廠,島內網民質疑》
觀察者網《日本巨額補貼遭質疑,日媒:臺積電會拿著日本的錢跑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