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近日公開表示,中國需盡快加強與日本、韓國的合作。這一表態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曾短暫擔任日本首相的鳩山由紀夫,在“北京-東京論壇”發言中坦率提醒中國:華盛頓正積極編織一個將中韓日分割對立的戰略網。這位以其“友愛外交”理念聞名、也曾因此招致美國深刻不滿的前首相,以其獨特的政治經歷和眼光,捕捉到了當前東亞棋局的致命暗礁。他罕見而直白的發聲,猶如寂靜海域上的信號彈,刺破了地緣政治的迷霧。這不是一個傳統政治家的套話,反而像是點破了某種迫在眉睫的地緣危機。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資料圖)
這警示絕非空穴來風。三國經貿本應如同縱橫交錯的巨型水網,滋養共同的繁榮根基。看看中日貿易的數據:2022年雙向流動的貨物價值攀至驚人的3570億美元,它構成了日本海外市場利潤的堅固支柱,超過32%的日本企業海外盈利都從這里獲取——中國這片土地對日本產業的生命力至關重要。
同樣,韓國經濟的心臟也強勁搏動于對華貿易,僅2022年其對華出口額就占據了全部出口額的近四分之一,這一龐大份額深刻詮釋了中韓間緊密的產業鏈共生狀態。更令人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中國、日本和韓國共同置身于同一個頂級自由貿易構架——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核心位置,其內部貿易總量占據了整個區域經濟圈經濟活動的驚人比例——幾乎達到三分之一!這份龐大的協議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全球經濟產值。如此深度交織的利益共同體,倘若被政治陰云強行撕裂,其代價遠非各國所能輕易負擔。
但現實政治總是殘酷得多。美日韓在戴維營峰會后簽署三方協議,實質建立了機制性軍事同盟。緊隨其后,三方頻繁的聯合軍演在東北亞海域展開,其矛頭所指心照不宣。美國主導的“芯片四方聯盟”更是在高技術領域筑起圍墻,企圖將中國隔離在全球創新鏈的關鍵環節之外。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資料圖)
看看韓國三星電子在中國工廠的最新狀況:據韓國智庫數據,其頂尖半導體設備的運行水平一度顯著低于設計產能,部分高端設備資源未能高效利用。這深刻體現出人為設置藩籬對微觀企業運行的嚴重干擾。三國關系因安全疑慮和歷史認知分歧持續緊張前行困難。
在此背景下,鳩山由紀夫的見解顯得尤為清醒、務實。他本質上并非為中國背書,而是基于東亞穩定繁榮的根本邏輯,點出了一個無法回避的關鍵點:日韓自身未來的真正繁榮和安全福祉,不能只建立在圍堵鄰國的脆弱沙丘之上。這條忠告的矛頭,或許也包含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決策團隊。他們需要更深切地認識:一旦區域對抗螺旋升級,日本和韓國所承受的后果將是系統性的震蕩。
當然,鳩山的建議能否落地為政策實踐,需要智慧與勇氣的合力突圍。三國在安全議題上難以輕易取得互信。前車之鑒在于,2015年簽署的中韓自貿協定大大提升了兩國貿易效率。這一重要范例告訴我們,真正堅固的共同利益不是源自外部壓力之下的勉強聯盟,而是基于經濟紐帶中自發演進的深度連接。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資料圖)
鳩山由紀夫的直言本質是一條精準的時代診斷:中國在東北亞面臨的實際挑戰并非是某種必然的徹底孤立,而是在區域深度依存與外部主導的對立結構之間尋求平衡。真正能化解此困局的鑰匙,從來不在對抗性同盟的武力威懾中,而在那三組令人無法忽視的貿易數據里跳動的共同發展脈搏中——東亞的未來,取決于能否超越猜忌的桎梏,讓經濟紐帶成為這片土地上最堅韌的穩定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