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撒馬爾
車市半年,觀察新勢力生存現狀,有人高枕無憂,有人陷入銷量泥潭,有人困于盈利魔咒。
聯想到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周末看了電影《無名之輩:否極泰來》,導演用真人秀呈現人性復雜,流量狂歡像極了車圈的新勢力,雖然論及產品、銷量,新勢力遠不如跨國車企和自主大廠的一個零頭,但其貢獻的流量如洪水傾瀉。
第二件事是周末與姐姐視頻聊天,老家所在的地方是一個三線城市,地處西北,孩子下學期升八年級,這周周四期末考試,她說過往每一個科目、每一個單元、期中考、期末考都要排名,姐姐最后發出靈魂拷問,你說我壓力大不大?
一瞬間,聯想到自己所在的行業,每個月的月排名、年中排名、年末榜單,尤其現在卷到每周的周銷量排名,的確讓身處其中的人亞歷山大,而每周的銷量排名主體,主要是新勢力和傳統車企創二代。
因而,在理解姐姐的同時,也理解了他們。
當下的分法,跨國車企、自主、合資、新勢力為主流,然而,不知不覺,新勢力已經分層,在經過十年的市場洗禮和新人入局后,目前分為:
新新勢力:小米、華為鴻蒙智行(問界、智界、尊界、享界、尚界)為代表;
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零跑等;
傳統車企創二代:極氪、阿維塔、極狐、嵐圖、智己、深藍、騰勢(參數丨圖片)、仰望們。
從上半年銷量表現來看,鴻蒙智行奔著年銷100萬輛的規模、理想汽車、零跑、小米汽車50萬輛、其余新勢力在20萬輛,也就是月銷一萬輛上下徘徊。
從盈利來看,小米和鴻蒙智行盈利無憂,理想汽車憑借增程大油箱早已實現盈利。異常兇猛的零跑,自己定位車圈優衣庫,行業叫它“半價理想”,怎么叫不要緊,重要的是,新勢力四季度盈利競賽,只有零跑穩了,而其他新勢力則普遍陷入盈利困局。
因而,目前的新勢力普遍的困局集中在三個,一是盈利、二是銷量、三是規模,但每家具體情況又各有不同。
小米華為“活的真好”
小米華為二人轉,既收割流量、也收割銷量,更最短時間盈利。
華為 2024 年報顯示,智能汽車業務實現銷售收入 263.53 億元,同比增長 474.4%,并首次實現盈利,也是華為年報增長最多的板塊。
毛利率方面,小米汽車的毛利率遠超國內其他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在一季度的毛利率為20.5%,蔚來汽車同期的毛利率為7.6%,特斯拉一季度的毛利率為16.3%。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達186億元,占小米集團總收入的16.71%,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181億元,環比增長10.7%,經營虧損5億元。小米汽車董事長雷軍此前透露:小米汽車業務有望在今年三四季度實現盈利。如果實現,將是最快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新勢力陷入盈利困局
盈利一直被視為造車新勢力上岸的重要指標。
商業本身就是幸存者的游戲。在經歷多年技術投入與市場擴張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將四季度作為自我造血的新階段。
零跑2024年全年營收321.6億元,凈虧損28.2億元,較上年收窄14億元,其中四季度摸到了盈利門檻,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零跑由此成為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盈利進度晚于理想,但早于蔚來、小鵬。
蔚來今年一季度凈虧損同比繼續擴大至68.91億元。根據公司歷年財報,蔚來累計虧損已破1000億元。
李斌近期多次提及蔚來將于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標。
小鵬汽車在今年5月22日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將實現盈利,全年規模自由現金流也將轉正。
最新上市的G7搭載了3顆小鵬自研的圖靈芯片,總算力超過2000tops,同時能在本地端VLA(視覺-語言-動作)+VLM(視覺-語言)大模型。即便如此,小鵬汽車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定一個和小米汽車YU7齊平的定價,而是將價格整整下拉了3萬元。
可見,后來者的殺傷力給這個行業的沖擊何其大,這也再次印證了“在這個世界里,打敗你的不僅僅是你的競爭對手,顛覆你的不是你的同行,是重構這個規則的跨界者。”汽車圈正在循環往復上演這樣的戲碼。
目前來看,傳統車企創二代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不如蔚來、理想汽車的互聯網造車,但目前看,都敗給了手機制造商小米和華為。
自然,最終的結局并不好說,畢竟,大廠的儲備、現金流、韌性將在漫長的淘汰賽中起關鍵作用,且“大多數人以為戰爭是由拼搏組成的,其實不是,是由等待和煎熬組成的。”中國車市同樣如此,新勢力中的傳統車企創二代們更是如此。
大廠創二代背靠大樹“不好乘涼”
所以,結局未定,但就目前的狀況,關于傳統大廠創二代的高端品牌,集體進入向上但又難以突破的境地,如極氪、阿維塔、嵐圖、極狐、智己們,如果你留意他們的月銷數據,始終在萬輛左右徘徊。
創二代中,6月,極氪品牌銷量16702輛,同比下滑16.9%;領克品牌銷量26310輛,同比增長超7.6%。嵐圖汽車6月銷量10053輛,同比增長近83%。今年上半年,嵐圖汽車累計銷量56128輛,同比增長近85%。阿維塔6月銷量10153輛,同比增長近117%。智己汽車6月交付量為6027輛,同比微增0.2%。
騰勢汽車6月銷售15783輛,同比增長28.6%,但主要依賴MPV騰勢D9,其余車型乏善可陳,被寄予厚望的騰勢N7高開低走。且騰勢汽車突發人事變動,原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調任比亞迪騰勢方程豹直營事業部總經理,其職位由原直營事業部負責人李慧接替。有分析認為,是銷量頹勢從而引發換帥。
整體來看,創二代極氪、阿維塔、嵐圖、深藍汽車等月度銷量始終在2萬輛以下徘徊。
而相對主流的深藍汽車和埃安汽車,表現較好。廣汽埃安6月銷量27848輛,同比下滑近20.5%。今年上半年廣汽埃安累計銷量15.2萬輛,同比下滑14.2%。深藍汽車6月交付新車29893輛,同比增長近80%。今年上半年,深藍汽車累計交付量超14.3萬輛,同比增長超70%。
高端新能源品牌確實難做,對于20萬以上的品牌來說,品牌向上極其艱難,要實現突圍,取決于很多因素,背靠大樹好乘涼的說法并不可靠。汽車市場是一個成熟的買方市場,用戶才是核心。因而,傳統大廠創二代無比在心理上放下依賴的同時放下思維桎梏。
有人分析說,迪士尼打造米老鼠,需要一整套的敘事體系,花上幾十年讓角色深入人心、融入幾代人的童年回憶。但泡泡瑪特把labubu的丑萌形象送到全世界,需要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流量洪峰。小米汽車正是如此,創造了“熱度即訂單”的小米營銷神話。
華為的鴻蒙智行則采用不同的套路,如華為品牌的強大背書、手機端花粉的加持、國產品牌的歸屬感,同樣屬于情緒消費的一部分。
這些創二代的品牌,除了核心技術,還需要品牌破圈,米粉、花粉的戰斗力實在太強了。
汽勢觀:新勢力生死存亡戰
2025年下半年會不會是一個分水嶺,從各家迫切想要四季度盈利來看,這個時間點極為重要。
一方面,汽車企業的盈利模式有待破局,已經從銷量的紅利變為了生態的紅利,整個汽車的價值鏈條已經從賣硬件、賺差價走向了硬件、軟件、服務的生態盈利,這是新勢力的強項,也是突破點。
另一方面,密集的產品推出,旨在實現銷量突圍,進而助于四季度盈利,有數據統計,僅7月,就有小鵬G7、極氪9X、零跑B01、2026款全新零跑C11、理想i8、嵐圖FREE+等6款新勢力陣營新車將上市或亮相。
新勢力進入生死淘汰賽關鍵階段。(部分圖片AI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