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目前沒有官網權威的AI大模型公司排名一覽表,都是一些組織或者個人收集的資料整理的,今天我也整理了國內外知名度高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司,國內的有深度求索、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關村科金得助智能、百度、騰訊、華為、商湯科技、智譜ai、科大訊飛、昆侖萬維,國外的有OpenAI、谷歌、微軟,下面具體來看看吧!
一、2025年AI大模型公司排名一覽表:國內
1.深度求索(DeepSeek)
核心優勢:AGI技術研究,專注通用人工智能(AGI)底層技術,推出DeepSeek-R1(多模態理解與生成)、DeepSeek-Coder(代碼生成)等模型;開源影響力,DeepSeek-MoE、DeepSeek-V2等模型開源,吸引開發者社區參與優化;多模態能力,在文本、代碼、圖像生成中追求“類人”邏輯推理能力。典型應用:代碼生成,DeepSeek-Coder支持70+編程語言,與GitHub Copilot競爭;科研輔助,通過文獻解析與實驗設計生成加速科研流程;多模態創作,嘗試結合文本、圖像、代碼的混合生成(如技術文檔配圖)。挑戰:成立時間短,商業化場景仍需驗證(目前以API和開發者服務為主);
2.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
豆包實時語音大模型,是一款語音理解和生成一體化的模型,實現了端到端語音對話。相比傳統級聯模式,在語音表現力、控制力、情緒承接方面表現驚艷,并具備低時延、對話中可隨時打斷等特性。豆包憑借其強大文本生成和多模態能力,迅速占領用戶心智,月活用戶超1億。
3.百度(文心大模型)
核心優勢:文心大模型(ERNIE)覆蓋文本、圖像、視頻多模態生成,尤其在中文理解與生成領域領先;深度整合百度搜索、智能云等生態,落地場景豐富(如營銷、教育)。挑戰:國際開源模型(如Llama、GPT)競爭激烈,需持續突破長文本、邏輯推理等能力。前景:依托云計算和AI開放平臺,向企業級服務拓展,可能成為國內B端AIGC基礎設施。
4.阿里巴巴(通義千問)
核心優勢:通義千問大模型與阿里云、電商(淘寶)、釘釘深度結合,側重電商內容生成(如商品描述、廣告);多模態能力突出,例如通義聽悟(音頻生成)、通義萬相(圖像生成)。挑戰:電商場景數據敏感度高,需解決隱私與生成內容合規性問題;前景:推動“AI+電商”全鏈條自動化,或重塑零售行業內容生產模式。
5.騰訊(混元大模型)
核心優勢:依托微信、游戲、社交生態,聚焦社交娛樂內容生成(如虛擬人、游戲NPC對話);強大的C端用戶觸達能力,可快速驗證AIGC應用(如QQ小世界AI創作)。挑戰:在B端工業級場景的落地速度落后于百度、阿里。前景:可能通過“社交+AI”打造爆款C端產品,例如AI社交助手或UGC工具。
6.中關村科金得助智能(模型訓練平臺)
這是是一家大模型技術與應用公司,人工智能領域垂類大模型獨角獸。公司以AI科技驅動創新增長為使命,致力于通過“平臺+應用+服務”的三級引擎戰略,加速推動垂類大模型在企業的應用落地,助力企業實現"新智能化"升級。和其他公司不同,這個主要專注應用大模型的落地產品,只專注于B端。
其模型訓練平臺是一站式服務,可以簡化大模型訓、推、評全流程,解決模型訓練難、成本高、人才短缺等難題,幫助企業快速構建大模型應用。
合作案例:某商業銀行利用得助智能大模型訓練平臺完成數據集管理、SFT實驗管理、模型壓縮、模型推理部署等能力提供大模型訓推一站式服務。幫助客戶建立高質量的電銷話術數據集,形成模型迭代規范,并基于平臺的高性能推理引擎構建高效的智能電銷外大腦,降低外呼對人工依賴,提升轉化率。
7.華為(盤古大模型)
華為盤古大模型是華為旗下超大規模的AI大模型,集成了華為云團隊在AI領域數十項研究成果,并且與昇騰(Ascend)芯片、昇思(MindSpore)語言、ModelArts平臺深度結合。
盤古大模型主要是面向行業的大模型,是為解決行業難題和釋放AI生產力而生。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精準的算法模型,為各行各業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8.商湯科技(日日新融合大模型)
商湯科技推出日日新融合大模型,在多模態融合、多模態轉換、跨模態感知、跨模態理解、跨模態生成能力項中表現優異,具備扎實的技術能力。在行業覆蓋度、場景支持度、應用形態多樣性、易用性能力項中表現優異,具備穩健的應用能力。
9.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AI的企業之一,科大訊飛自2022年起就開始研發大模型,并于2023年5月正式發布了訊飛星火大模型。2024年,訊飛星火大模型不斷升級,從V3.5到V4.0再到V4.0 Turbo,核心能力全面對標GPT-4 Turbo。除了通用大模型,訊飛星火還布局了“1+N”更龐大的體系,“1”是指通用底座大模型,“N”是指以底座大模型賦能教育、醫療、汽車、辦公、工業、智能硬件等多個行業領域,并形成獨具優勢的行業大模型。
10.智譜ai(GLM大模型)
作為國內首個開啟IPO大模型創業公司,智譜背靠清華技術底蘊以「學院派」獨特氣質脫穎而出,在基座模型、多模態技術和智能體展開全面布局。目前智譜已經建立了新一代認知大模型技術體系,研發了全棧自主GLM系模型,性能指標與國際頂尖LLM對齊。
11.昆侖萬維(天工大模型)
天工是由昆侖萬維與奇點智源聯合研發的大語言模型。昆侖萬維旗下還擁有Opera,用戶量超1億規模。天工剛開始對標ChatGPT,在大模型的性能上發力,后來定位在AI搜索,2025年又全面轉型辦公場景的AI Agent。
二、2025年AI大模型公司排名一覽表:國外
1.OpenAI(GPT大模型)
如果說到大模型,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ChatGPT了,在自然語言處理、文本生成、對話交互等方面表現出色,OpenAI每一次發布都足夠引起業內關注,是全球影響力非常大的AI大模型公司。
2.谷歌(Gemini大模型)
Gemini大模型在搜索、翻譯、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多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和深入的研究,技術實力雄厚,其大模型在多模態理解和生成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3.微軟(Copilot大模型)
在辦公軟件、云計算等領域與自身業務緊密結合,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辦公和云服務解決方案。同時,微軟在AI的研究和開發方面投入巨大,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和豐富的數據資源。
綜上所述,2025年國內外AI大模型公司實力比較強的還是哪些互聯網大廠,國內是深度求索、字節跳動、百度等,國外則是OpenAI、谷歌。當然AI大模型技術還在不斷進步,不斷燒錢,只有持續投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活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