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以水文化為魂 育新時代水利人
——走近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慕水”輔導員工作室
近年來,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牢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殷切囑托,堅決扛起保護廣西山山水水的政治責任,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水利學科特點和專業特色,把文化育人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揭牌儀式。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以水鑄魂強素養 以綱維并舉育良師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構建“1+4+N”輔導員工作清單模式,理順輔導員的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和優先級,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中,“1”指的是“一頁紙”輔導員工作清單,它幫助輔導員全面了解全年工作內容,避免工作重心偏移;“4”則是四個平臺——學習平臺、創新平臺、科研平臺和應用平臺,旨在解決輔導員成長中的“四化”問題,即學習能力“低效化”、創新能力“局限化”、科研能力“薄弱化”、應用能力“表面化”;“N”則是指結合個人特色亮點的發展清單,形成個性多元化工作載體,激活輔導員成長中的“內生動力”。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細化實踐措施,確保模式的有效運行和輔導員專業素養的實質性提升。在“一頁紙”工作清單的指導下,輔導員能夠清晰規劃全年工作,通過定期培訓和研討會,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提升理論水平。
學習平臺通過組織專題講座、在線課程和學術交流,系統提升輔導員的學習能力;創新平臺鼓勵輔導員參與創新項目,開展學生工作案例研究,拓展工作思路;科研平臺設立科研項目基金,支持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增強科研能力;應用平臺則通過實踐演練、校際交流和社會服務,強化輔導員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同時,個性化發展清單根據每位輔導員的特長和興趣,制定專屬成長計劃,包括參與專業培訓、承擔特色項目等,有效激發輔導員的內生動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輔導員隊伍在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的道路上不斷邁進,為培養新時代水利人才提供了堅實保障。
以水潤德融特色 以技礪行鑄英才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深挖水利文化的內涵與價值,結合個人特色亮點的發展清單,形成個性多元化的工作載體。工作室成員積極開展具有“水”特色的學生發展系列教育科研、教育教學改革等工作,打造“厚德慕水·德技并修”思想教育與文化育人體系。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組建“生命之源”實踐團,以“節水護水”為主題,開展節水宣傳和志愿服務活動,普及節水知識,增強公眾節水意識;組建“大禹青年”實踐團,以“傳承大禹精神”為主題,開展水利科普宣傳、水文化調研、水利遺址保護等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大禹精神,增強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
組織學生參加水利電力技能國際大賽,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組織學生開展與水利相關的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開展水文化品牌社會實踐等活動,普及水資源保護知識;組織學生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踐活動,為建設節水型社會貢獻力量。
開展“慕水大講堂”,邀請水利專家、企業家等進校園開展講座,分享水利行業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和實踐經驗;組織學生開展水文化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水文化素養。
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踐行水利人的使命和擔當。
以水立脈建體系 以行踐知育新人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以“水文化”為魂,創造性地構建了“334”三元雙向循環模式,將文化育人融入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打造特色鮮明的育人體系。
以“史”“詩”“事”三個內涵,“慕水”輔導員工作室深挖“水文化”底蘊,通過治水名人故事分享會、水利發展史講座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水利發展的歷史進程,學習水利先賢的治水精神和奉獻精神,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水”詩詞經典誦讀比賽、水文化主題征文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感受水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生對水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通過“我與水的故事”分享會、水文化調研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與水的點滴故事,增強學生對水的親近感和感恩之心,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和交流能力。
以扎實學習、扎實更新、扎實鍛煉三個“扎實”,鞏固知識技能,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水文化主題講座等形式,普及水文化知識,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以原創作品征集、節水“三進”行動、宿舍水文化設計、跑團爭霸賽四步實踐,強化責任擔當。
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開展節水宣傳,組織學生開展水文化主題的繪畫、攝影、征文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宿舍水文化設計活動,將水文化元素融入宿舍環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組織學生開展“水電跑團”爭霸賽,將體育鍛煉與水文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以水傳聲彰示范 以德育才引前路
“慕水”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成果不僅得到了校內的廣泛認可,還在同類院校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工作室通過多種渠道,包括新聞報道、論文發表、論壇分享、舉辦講座和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系統性地將育人實踐與科研成果進行廣泛示范推廣,使得其經驗模式在眾多高校中傳播和應用。在與區內外高校的經驗交流和分享中,工作室的成果被廣泛借鑒,有效促進了水利教育領域的共同進步。
依托東盟國際教育合作平臺的資源優勢,工作室積極參與國際水利教育交流與合作,不僅推動了教育資源的國際化共享,而且在人才國際化培養方面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在與國際同行的深入交流中,工作室汲取了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豐富了自身的教育內涵,提升了教育質量。
這些成果的廣泛推廣,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慕水”輔導員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在水利職業教育領域發揮了顯著的示范引領作用。工作室的成功經驗為其他院校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推動了水利職業教育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同時,工作室的成果也為水利行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未來的發展中,“慕水”輔導員工作室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水利人才為己任,不斷提升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為水利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新的智慧和力量。(王婷 龐海瑜 蒙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