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發布了2025年單獨招生通知,其中多個專業明確面向本科畢業生招生,畢業后發放的卻是專科文憑。
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更令人震驚的是,盡管本科生似乎看似擁有更高的學歷,但選擇“本升專”的現象并不鮮見,且報名人數逐年增加。
學校表示,這一舉措的背后有強勁的市場需求。究竟發生了什么?
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其2023屆畢業生中,有38.68%的學生進入了國企,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大部分畢業生都進入了鐵路局、地鐵公司等穩定單位。
相比之下,2024年本科生的offer獲得率僅為45.4%,甚至低于專科生的56.6%。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個持有本科文憑的年輕人,找不到像樣的工作,而專科生能夠直接進入國企,你會怎么做?
你是不是也會選擇“本升專”,以追求穩定的未來?
類似的例子不止于此。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背靠國家電網系,其畢業生的就業率幾乎超越了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定向培養士官,其入編率異常高;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和浙江警官職業學院的畢業生,畢業后幾乎能直接入編。
這些專科學校憑借與行業的緊密結合,在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國家近年來大力推動“專升本”,尤其是在2014年首次提出“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并在2021年明確規定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10%。
然而,眼下卻出現了本科生“往下走”的現象。
這似乎與國家推動“專升本”的教育方向背道而馳,反映了當下教育體系與產業需求之間的矛盾。
按照常理,隨著教育的普及與產業升級,大學生的數量應當增加,高薪崗位也應隨之增加。
但現實卻相反。
如今,碩士本科生的就業率遠低于專科生,很多本科生的月薪連三千元都難以達到,甚至比不上農民工。
而一些高薪崗位卻沒有跟上產業需求的變化,導致了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結構性錯位。
隨著產業的升級,未來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將會增大。
國家統計局對9萬多家工業企業的調查顯示,約44%的企業面臨招工難,其中最缺的正是一線普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這表明,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比泛泛的學歷更加受到企業青睞。
例如,鐵路局的招聘崗位需要的是能夠迅速上手的實操能力,而本科生在這些崗位上往往無法將其理論優勢轉化為競爭力,相比之下,專科院校的定向培養顯得更加符合企業需求。
這種變化也在悄然推動教育體系的轉型。
未來的教育體系中,“專升本”與“本升專”或許不再是對立的選擇,而是人才成長的兩條并行路徑。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選擇不僅僅是學歷的選擇,更是能否順應時代需求的選擇。
多元化的教育體系,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教育的多樣化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
而“本升專”這一現象,或許正是教育與產業之間互相調適的一個重要信號。
社會需要的,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高學歷,而是能在各自領域中有所建樹的多元化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