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云南訊 www.cnatv.com.cn(記者永光華 通訊員袁青秀)連續強降雨致使物茂鄉芝麻大溝多處坍塌,為保障農田灌溉和群眾安全,物茂鄉芝麻村黨總支迅速行動,組織村組干部對全長9.8公里的大溝開展全線排查,并發動350余名黨員群眾義務投工,對坍塌最嚴重的16段1.5公里溝段進行自發清理,用實際行動筑牢防汛“紅色堤壩”。
聞汛而動,全面排查定方案。“大溝坍塌直接影響萬畝農田排灌,必須爭分奪秒排查!”芝麻村黨總支書記楊兆云在防汛緊急會議上作出部署。16名村組干部、村黨支部負責人組成3支巡查隊,沿著蜿蜒的溝線仔細巡查,詳細記錄每一處坍塌位置、損毀程度以及潛在的安全隱患。經6小時連續巡查,發現全線共有大小坍塌點23處,其中16段累計1.5公里溝段完全損毀,最深淤塞達1.8米,嚴重威脅雨季行洪安全。
針對排查結果,村黨總支立即繪制《大溝隱患作戰圖》,按“紅、黃、綠”三色標注風險等級,對16段嚴重坍塌段劃定紅色警戒區,在由于地勢原因沒有機械支援的困境下,村黨總支連夜敲定“純人工清淤”搶險方案,在村委會燈光下畫出16段攻堅點位圖,明確“3天疏通、7天修復”的工期目標,確保隱患排查與處置方案同步落地。
黨員帶頭,義務清淤保暢通。“我是黨員,坍塌段我先上!”黨員干部們身先士卒,帶領群眾奔赴一線,率先進入齊腰深的淤泥作業。黨員們用鐵鍬開挖堵塞點、徒手搬運坍塌石塊,以“分段包干”方式啃下最硬的“骨頭”。在黨員帶動下,300余名群眾自發攜帶鋤頭、手推車等工具加入,形成“黨員劃段攻堅、群眾分組跟進”的作業格局。350余名干群累計投入義務勞動1200余人次,清理淤泥雜物280余立方米,搬運石塊150余噸,對16段坍塌溝體完成臨時加固,1.5公里損毀溝段全部恢復通水,保障了雨季農田排灌需求。
建章立制,筑牢防汛長效防護網。清淤搶險完成后,芝麻黨總支從“查、防、管”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網格化巡查機制:將9.8公里大溝劃分為8個責任網格,由村組干部擔任網格長,每周開展2次常態化巡查,重點監測雨季溝體沉降情況;應急物資前置機制:在大溝沿線3個點位設置防汛物資點,儲備編織袋500條、鐵絲300米、應急照明設備5套,確保突發情況快速響應;群眾參與監督機制:發動沿線120戶群眾擔任“防汛觀察員”,建立微信聯絡群實時上報隱患,形成“專業巡查+群眾監督”的群防群治體系。
“現在溝通水暢,汛期種地心里踏實多了!”看著清澈的水流重新流入農田,芝麻大村村組長李玉清感慨道。芝麻村黨總支以“黨建+防汛”模式,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搶險效能,用干群義務勞動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安全指數”,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堡壘”筑在防汛最前沿,讓黨旗在搶險一線高高飄揚。。
值班總編: 郇詠 責任編輯: 阿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