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舉辦,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521家企業云集一堂,集中展示當今世界鐵路技術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展會上,人工智能在鐵路系統多場景的應用成為關注熱點,我國時速400公里的全球最快高鐵列車CR450動車組格外吸睛。
解鎖鐵路“智慧密碼”
在國鐵集團展區,不少觀眾駐足于“京滬高鐵智能運營”沙盤。該沙盤展示了京滬高鐵濟南黃河特大橋至泰安站區間內,客運服務、基礎設施、安全運營等多個場景的智能運營應用。“這是我們的無人機日常巡線系統,大家看這些航拍畫面上實時閃爍的光標,正是人工智能快速識別出的鐵路沿線潛在安全隱患,比如這里的垃圾、那里的漂浮物。” 工作人員介紹道。借助人工智能快速識別技術,地面工作人員可通過手持終端到現場確認安全隱患,這不僅節省了人力,還大幅提升了處置效率。
“京滬高鐵智能運營”沙盤的展示,只是中國鐵路從“速度”邁向“智慧”的一個縮影。透過這個小小的展示窗口,那些旅客平日里看不見的高鐵安全保障與智能運營細節,如今被清晰地呈現在了大眾面前。
展覽現場,國鐵集團首次打造的人工智能專區,為觀眾帶來了多元的鐵路科技創新體驗。該展區通過生產作業、安全檢測監測、學習實訓三大板塊,集中展示了一批人工智能在鐵路領域的應用成果,其中機器人數量最多,且本領各異。
在生產作業板塊,四款不同的動車組智能檢測機器人驚艷亮相,它們采用大模型與智能算法,實現了動車組的自動監測,大幅提升了作業效率;水下橋梁設施設備檢查機器人則能代替潛水員進行水下自動化檢測,有效保障了鐵路職工的人身安全。而在安全檢測監測板塊,房建高空作業機器人、電務機房巡檢機器人等,進一步提升了鐵路安全檢測的效率。
學習實訓板塊為鐵路人才培養注入了全新活力。由國鐵北京局牽頭開發的鐵路車務系統人身安全VR實訓平臺,通過VR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結合,讓職工能夠“身臨其境”地置身于作業場景中,對于不規范操作帶來的危險,還能通過視覺沖擊感受到真實感。“我們的這套教程凝結了20余位一線鐵路優秀員工的工作經驗,他們精心打造的數字人,將為學員的訓練保駕護航。”工作人員介紹。
沉浸式感受最快高鐵列車
去年12月29日,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正式發布,該動車組試驗速度可達450公里/小時,運營速度可達400公里/小時。在展覽現場,這列世界最快高鐵列車也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在國鐵集團展區,CR450科技創新工程沉浸式體驗區排起了長隊,觀眾置身于體驗區內,伴隨著講解聲,虛擬的CR450動車組撲面而來,人們時而坐在車廂內,感受列車高速飛馳下的平穩運行,時而跳出車廂,俯瞰其在廣袤大地上奔馳……;在鐵科院展區,CR450BF型復興號動車組模型成為觀眾爭相拍照、打卡的網紅列車;在中國中車展區,CR450AF型動車組數字樣車亮相,戴上VR設備,人們可以看到最快高鐵列車上,從涂裝到內飾的每一個細節。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本屆展覽設國家會議中心和國家鐵道試驗中心兩個展區,展區面積近4萬平方米。首次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設置室外試車展區,集中展示復興號系列動車組、新能源汽車、高速檢測列車等先進試車裝備。在那里,觀眾可以看到CR450動車組樣車、新型磁浮列車、新能源機車等30列(臺)先進實車裝備,同時,開放制動系統實驗室、高速弓網關系試驗室、輪軌關系實驗室、交流傳動實驗室、輪軸檢測評估綜合實驗室、鐵路5G創新實驗室等6大重點實驗室。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編輯/周超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