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二號艦“邁克爾·蒙索爾”號(DDG1001)駛入日本橫須賀軍港。
今年該艦進行了首次部署,被分配到美國海軍第15驅逐艦中隊(DESRON 15)——海軍“最大的驅逐艦中隊和第七艦隊的主要水面艦艇部隊”,開始駐扎在印太地區,母港設在關島。
此次“邁克爾·蒙索爾”號抵達日本,很難說是不是與中國海軍此前兩艘航母戰斗群前出突破第二島鏈有關,但這也是這艘科幻戰艦第一次如此靠近中國,證明了美國對于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重視。
圖片:駛入橫須賀軍港的“邁克爾·蒙索爾”號。
圖片
我們來看看這艘戰艦今年首次部署的軌跡。
3月28日,“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從圣地亞哥啟航,開始其首次部署。
4月3日,“邁克爾·蒙索爾”號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仿摵匣氐腂25碼頭;4月4日移至Lualualei海軍彈藥庫W4碼頭裝載彈藥;4月6日離開珍珠港。
4月10日,“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在太平洋中部航行時,與“尼米茲”號航母(CVN 68)、“庫爾特·威爾伯”號驅逐艦(DDG 54)、“格里德利”號驅逐艦(DDG 101)、“倫娜·H·蘇特克利夫·希格比”號驅逐艦(DDG 123)和“約翰·劉易斯”號補給船進行了一次聯合演練活動;4月11日,與“約翰·劉易斯”號補給船進行了海上補給。
4月17日,“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停靠在關島阿普拉港的維克托碼頭5號泊位,進行為期四天的港口???;4月21日,該艦在啟航不久后發生工程故障,再次停靠在維克托碼頭5號泊位;6月10日,該艦在進行出海試航后再次回到維克托碼頭5號泊位短暫停留。
7月7日,“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停泊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3號碼頭。
圖片:此前在太平洋上拍攝到的“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
圖片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在冷戰結束后美國毫無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為深入敵方近海執行對地縱深打擊任務而設計的一款側重于“前沿部署、前沿存在”的戰艦。
該級艦采用了包括全隱身技術、先進艦炮系統(AGS)、雙波段雷達、綜合電推在內的多種先進技術,很多技術都是首次應用,新技術占比過高導致朱姆沃爾特級進度不斷拖后,項目超支。
美國海軍最初計劃建造32艘該級艦,最終只決定建造3艘,首艦朱姆沃爾特號于2016年10月15日才服役,而此時該級艦單艦造價已高達79億美元。二號艦“邁克爾·蒙索爾”號于2019年1月26日服役,直到今年才終于進行了首次部署。
圖片:“邁克爾·蒙索爾”號首次部署就前往日本,準備威懾中國。
圖片
該艦主要武器是2門155毫米艦炮和80單元的MK57艦舷垂直發射單元,尤其是MK57垂直發射系統口徑比傳統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更大,能夠搭載尺寸更大的對陸攻擊彈藥,也能搭載各型艦空導彈和反導攔截彈。
其155毫米艦炮目前已經證明華而不實,即將進行拆除替換,準備在其位置上布置4座APM垂直發射系統,該發射管與裝備于哥倫比亞級和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筒直徑相同,采用冷發射方式,每座APM發射管內可容納3枚“常規快速打擊”(CPS)高超音速導彈,這樣驅逐艦就能裝備12枚CPS高超音速導彈,其射程超過2776公里,最大飛行速度15馬赫,裝備名為“通用-高超音速滑翔體”(C-HGB)的雙錐體戰斗部,打擊精度可達到分米級,并有能力攻擊機動中的艦船。
圖片:此次部署的“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還裝有155毫米艦炮隱身炮塔。
圖片
此次部署之后,“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將返回美國拆除155毫米艦炮,進行升級改造。因此,這次部署可以算是原始形態的“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現在中國附近。
雖然說“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是一種專門用于打擊陸上縱深目標的軍艦,但是此時的中國海岸可不是其設計之初時候的中國海岸,想要單憑一艘驅逐艦就想威懾中國簡直是癡心妄想。
美國既然這么大方將“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開到我們身邊,那我們也不客氣。其實,“邁克爾·蒙索爾”號驅逐艦的到來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壞事。我們的“街溜子”可以出動了,借此機會近距離接觸這型科幻戰艦,收集其電子信號、雷達特征等,為未來對其進行反制作業做好準備。
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