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位文人靠著變賣老家的祖產(chǎn)和四處借錢,在北京買了一處四合院。
這位文人就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魯迅。
很多人習(xí)慣把魯迅看作精神領(lǐng)袖,卻不知,他也曾為一個安身之所吃盡苦頭。
01
上世紀初,北京胡同里有一座不大的小四合院,是魯迅后來最安心的住所之一。
它位于阜成門內(nèi)西三條胡同,是魯迅在1923年花了3500大洋買下的。
放在今天,這個價格或許不算什么,但在當(dāng)年,3500大洋已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相當(dāng)于中產(chǎn)家庭幾年甚至十年的積蓄。
為了買下這套院子,魯迅不得不做出一系列艱難選擇。
他變賣了紹興老家的祖產(chǎn),還向熟識的朋友借錢,這才勉強湊夠了房款。
當(dāng)時,魯迅剛和弟弟周作人決裂,不得不搬離原本兩人共同生活的大宅。
這對兄弟的決裂,非常的不體面。
據(jù)后來魯迅的朋友回憶說,魯迅離開那座大院時,甚至遭遇了周作人夫婦的辱罵和推搡。
為了避免爭奪,他主動放棄了那套本屬于二人的產(chǎn)權(quán),只帶走了書和幾件衣物。
與其說他買的是房子,不如說他是在為自己的人格與自由買單。
02
買房后的幾年里,魯迅繼續(xù)留在北京,在教育部和大學(xué)間奔波,靠工資和稿費維持生活。
當(dāng)時魯迅的收入頗為可觀,北大的薪水加上寫作所得的,每年有幾百大洋。
但問題在于,他的支出遠遠大于收入。
他要生活、買書、請人謄寫稿件,還要資助貧寒學(xué)生和革命青年。
賬面上一年掙五百,年底一算還倒欠三百,這樣的日子他過了不止一年。
但正是在這段生活并不寬裕的時期,魯迅創(chuàng)作了大量重要作品,包括《墳》《熱風(fēng)》《彷徨》等。
他的那座小院子,雖不寬敞,卻靜謐、安穩(wěn),成了他思考與寫作的避風(fēng)港。
1927年,北京政治形勢風(fēng)云變幻,魯迅最終選擇離開。
他帶著許廣平來到了上海,開啟了另一段人生旅程。
這一次,他徹底脫離體制,專心寫作,收入也開始大幅增長。
03
到了上海后,魯迅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寫作,他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上的真正獨立。
短短幾年間,他的稿費飆升,從最初的千字幾元,到鼎盛時期千字三十大洋,一躍成為中國文壇最貴的作者。
據(jù)學(xué)界估算,從1927年到1936年去世,他寫作收入累計超過七八萬銀元,折合現(xiàn)在價值約一千四百萬人民幣。
即便如此,魯迅的住房依然簡樸。
他在上海所居之處,無論在大陸新村還是在多倫路,都只是普通人家的標(biāo)準(zhǔn)。
他從不考慮在法租界買洋房,也沒想過回北平再添一套大院,他的錢大多用來支持后輩、出版進步書籍,還有一部分常年投入左翼文化運動。
更難得的是,盡管手頭寬裕,他依舊保持節(jié)制。
他說,房子夠住就行,寫字不受干擾,能睡得著覺,不漏風(fēng)就好。比起裝修、地段、面積,他更在意是否“適于思考”。
這種超脫,不是清貧時的無奈,而是富足時的選擇。
04
從北京西直門的大宅,到阜成門的小院,再到上海虹口的普通樓房,魯迅的住房軌跡幾乎就是他人生選擇的縮影。
他從來不靠房子標(biāo)榜身份,而是把它視作一個最樸素的空間,寫字、讀書、思考、容身,僅此而已。
他的住房觀念其實極具現(xiàn)代意義,在今天這個把房子看作投資品、社交資源、身份標(biāo)簽的時代,魯迅的態(tài)度反倒顯得難得清醒。
他不買房為了保值,也不靠房顯擺,他清楚地知道,人的尊嚴和力量,來自你是否能在這片屋檐下做你自己。
今天我們談魯迅,多半關(guān)注他在文字中的鋒利和擔(dān)當(dāng)。但其實,他在住房這件事上的堅持與節(jié)制,更值得我們好好回味。
05
魯迅的一生,住過老宅、租過小院,也曾借住人家屋檐,每一次搬遷,背后都藏著一次人生轉(zhuǎn)折。
他既不是躲避現(xiàn)實的清高者,也不是逐利買房的精明人,他只是一個在動蕩時代里努力維持尊嚴與獨立的知識分子。
那座他花3500大洋買下的小院,如今成了北京魯迅博物館,價格不可估量。
如今院子還在,胡同還在,木窗斑駁,磚墻沉默,游客熙熙攘攘,而那個坐在屋內(nèi)寫作的人,早已化作那個時代最挺直的一根脊梁。
在房價高企的今天,我們?yōu)槭赘督箲]、為月供發(fā)愁、為落戶奔波,但或許也應(yīng)該停下來問一問,我們?yōu)橹冻鋈康姆孔樱欠裾娴某休d了我們想要的生活?
魯迅用3500大洋買下了一個小院,也買下了自由的生活與獨立的靈魂,這才是“安身立命”的真義,比任何漲停的樓市、炫耀的地段都更值得紀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