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收拾廚房,搬冰箱的時候用力太猛,手指頭成了柜子跟冰箱的緩沖肉墊,還好是右手無名指,只負責QAZ以及幾個數字鍵,慢一點打字還能接受。就簡單聊聊。
高考前后,寫了兩篇:《》《》,從游戲新手村的視角去解讀高考前后的人生變化,要從過去系統發布任務,轉變為自己尋找任務,進入沒有系統指引的開放世界。
這當然挺難得,也有不少讀者朋友留言咨詢或者排解情緒,比如關于職業選擇、感情、婚育等等,難免覺得生活太難。
但人生有很多任務,并不是必須的,只是整個社會大多數人都這么做,又習慣了從眾,就把可選支線任務變成了必須完成的主線。
舉個例子,選擇移民到國外的,有不少人提到的一個原因是國內太卷了,到了國外,沒有那么卷,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其實,就大多數移民出國以后的生活方式,如果留在國內,去一些中小城市,照樣可以享受并不卷的生活。
比如很有名的鶴崗,還有廈門對面的漳州港,以及四川、云南等很多省份的小城鎮,生活成本并不高,公共服務配套遠比國外強,也不需要重新適應一套社會體系,又能繼續跟自己的家人、朋友保持更密切的聯系,改變生活方式的成本也更低。
那為什么還要為了享受“不卷”而支付巨額成本移民呢?
因為“抗卷”“躺平”也是一項要求非常高的能力,出國在外,脫離了過往生活圈,又不熟悉當地,這才內心得到安寧,可以允許自己躺平一下,但不能過多與國內朋友家人聯系,否則還是會焦慮。
逃避終究不是辦法,還是要真正允許自己與其他人不同。
其實一個人一生必須做的主線任務很簡單、也很難。
難在于要想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要求所處的大環境必須是安全有序向上的,如果一個人生在加沙亦或者海地,要想過上中國人最習以為常的生活,也要付出巨大努力,而且也未必能實現。
倘若投胎好,生活在一個穩定的大環境中,主線任務就很簡單了:盡可能維持對世界的體驗。
必做任務就三項:
1、尋找一個棲身之地;
2、每天獲得足以維持健康所需的食物和水源;
3、保持健康的身心。
其他一切都是可選的支線任務。
在當今中國,除了第三項需要個人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自我約束,前兩項并不難。當然如果非要住北京三環內大平層才算是“棲身之地”,那就另當別論了,但從體驗世界和一生的角度,這并非必需,而是豐富人生體驗的支線探索,可做也可不做。
比如經常有讀者詢問的婚姻、生育問題,小鎮確實在《》等文章說過,在少子化的情況下,生育孩子是普通人參與未來財富分配的籌碼,而當自己老了、失去了自理能力、認知落后時代,一個血親后代,能夠幫助自己抵御很多外部傷害。就算不要孩子,也建議有一個一生的伴侶,無論父母還是朋友,都不可能陪一輩子,只有伴侶有可能。
但,婚姻、生育、后代,仍然不是必需的,也不要擔心因為自己不結婚不生育,國家未來就完了。真沒必要,說句直接的,在族群繁衍問題上,你不做、總有其他人會做,而且人類自然會找到出路,不要把自己的選擇看得太重,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所以呢,人生也可以看做一場游戲,豐儉由人,反正玩不好,也不會有人追責,壓力可以小一點。
不過知易行難,在中國這樣“卷”的社會環境下,想要做自己,難度很大。
那就不妨先從每天的幾件小事做起,可以作為日常任務。
1、每天或者每周至少有一天,更換陌生的路線。
讓自己每天、每周至少有一點點不同,哪怕再熟悉的城市,也一定有從沒走過的地方,這就是探索,最簡單的支線任務。
不要小瞧僅僅是更換陌生線路,事雖小,本質仍然是改變,經常做這件事,能夠刺激大腦新神經元的生成,有利于保持探索欲,有效提高個人職業、生活轉型的成功率,這在未來變化巨大的時代,特別有價值。
最好在探索的時候,選擇步行或者騎行,能夠更有體驗感。順便還完成了碎片化健身,一舉多得。
2、每天早上或晚上,放空10分鐘。
這個放空,主要是為了降低焦慮。具體怎么做,網上有的是,其實具體方法都不重要,找個舒適的姿勢坐下,設置一個鬧鐘,然后手機靜音、閉上眼睛,就行了。也不用管什么心猿意馬、想得太多,都隨便,在越來越焦慮、碎片、快節奏的當下,每天哪怕只拿出來10分鐘靜坐,已經足夠了。
而且每天都做,可以給自我建立一個錨點,就算天塌下來,至少這10分鐘可以啥都不管。基本上持續兩個月,就會加大降低焦慮。
3、學點什么。
學啥都行,主要是形成深度學習、閱讀、理解的習慣。
可以是因為興趣,比如喜歡釣魚、做飯、插畫、玩游戲,那就花時間研究下,搞得專業點;
也可以是因為工作,比如自己工作中碰到新問題、考慮未來轉型等等,就去研究解決;
更可以是“無用之學”,每天看半小時書或者小說,每年專門去學習一項新技能,這都可以。
把棲息之地、必要的食物、保持身心健康這三個必做的主線任務做了,再把日常任務完成,其他的就都是支線探索,包括每天的工作,也不過是體驗人生的一環而已。
這個道理,知易行難,需要從微小做起,慢慢改變。
只要開始行動,最多三個月,就會有明顯的改變。
其他文章推薦
如果喜歡,還請點贊、“在看”和關注吧
歡迎分享,讓更多人發現“大樹鄉談”
備用:大樹鄉談2022、大樹鄉談20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