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閩侯上街鎮的
一家鳥咖門店里
總能看到不少年輕人
與各種色彩斑斕的鸚鵡親密互動
這家鳥咖的主理人
是一名將熱愛轉化為事業的養鳥人
程研婷
她用九年時光詮釋了
“人寵共生”的溫暖可能
9年前,一只由朋友贈予的牡丹鸚鵡徹底改寫了程研婷的人生軌跡。“那時候,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回家。一打開門,它就會撲棱著翅膀飛過來,落在我的肩頭,用小腦袋蹭我的脖子。那種被需要的感覺,真的很奇妙。”當時,她還在一家企業當一名普通會計。然而,這份快樂并未持續太久。一個疏忽的午后,牡丹鸚鵡居然自己打開了籠子的鎖扣,飛走不見了。
正是這份遺憾,成為了程研婷養鳥生涯的轉折點。她開始在網絡上搜尋各種養護資料,從鸚鵡的飲食搭配到疾病預防,積極地吸收著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她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鳥友。大家經常在閑暇時帶著各自的“鳥寶”聚會,分享養護心得。
隨著時間的推移,程研婷對鸚鵡的熱愛愈發深厚。自此,她不再滿足于僅僅作為一名寵物主人,而是渴望為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做更多的事情。三年前,她和三個志同道合的“鳥友”在完成所有正規手續后,在荊溪地區建立了一家鸚鵡養殖場。今年,她在上街鎮開設了這家充滿溫情的鳥咖,這也是閩侯區域內的首家鳥咖門店。
鳥咖里共有三十多只鸚鵡
主要為玄鳳、和尚、牡丹、虎皮等
家養型品種
性格親人討喜
且每一只都個性十足
程研婷特意為它們設置了
一個個專屬的鳥籠
里面擺放著各種玩具和攀爬架
以及自己親手為它們制作的小零食
“養鸚鵡,干凈是第一原則。”程研婷告訴記者,飲食上要確保食物和水源是干凈的。而南方的天氣多潮濕,尤其是梅雨季節,對鸚鵡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濕度太高,鸚鵡容易患上念珠菌等疾病。對此,她還養成了每天觀察鸚鵡的糞便的習慣。當她發現某只鸚鵡的糞便顏色變淺、質地變稀時,就會及時調整它的飲食,并增加維生素和一些藥物的攝入。此外,她還發現鸚鵡的情緒世界遠比她想象中豐富,它們會因為主人的關注而興奮,也會因為主人的冷落而抑郁。
“抑郁的時候,它們會在主人喂水時突然啄人或是拔自己的羽毛。”程研婷說,為此,她學會了通過觀察鸚鵡的羽毛狀態、叫聲變化以及行為模式,來解讀它們的情緒。而鸚鵡們也能夠感知到人類的情緒變化,并用自己的方式給予回應。
當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與鸚鵡的互動中時,它們不僅能“唱出”清脆悅耳的鳴叫,還能主動飛來停駐肩頭。當它們用彎彎的喙輕輕啄觸主人的發梢時,所有的壓力似乎都能隨著這溫柔的觸感悄然消散。這種跨越語言的交流,讓參與其中的人成了“情緒翻譯官”,在鸚鵡撲棱翅膀的節奏里,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敏感與熱愛。
“這也是鳥咖開始逐漸成為寵物市場中的新寵兒的重要原因之一。”程研婷說,如今她也從未停止過學習和進步的腳步。她計劃系統學習,將鳥咖升級為集科普、療愈、保育于一體的綜合空間,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鸚鵡、愛上鸚鵡,讓更多人懂得這些會飛的小精靈,不僅是寵物,更是需要被尊重的生命,是能帶來治愈力量的特殊存在。
記者 陳木易 /文 林雙偉/攝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制 蘭超 王臻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