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這個名字在過去幾年里幾乎成了中國跳水的一張金字招牌。從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一戰成名,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衛冕成功,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過,2025年對她來說卻不太順利,接連退賽的消息讓不少人開始擔心她的狀態。好在,央視和康輝站出來力挺,讓大家看到她背后有多硬的靠山。
全紅嬋2007年3月28日出生在廣東湛江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里不算富裕,父母靠種地和養殖養活五個孩子,她排行老三。小時候,她沒啥特別的娛樂,就喜歡在村里的水塘邊玩,跳來跳去,挺有天賦。7歲那年,湛江體校的教練陳華明到村里挑苗子,一眼看中了她的靈活勁兒,把她帶進了跳水隊。
剛進體校,條件很一般,跳板舊得不行,泳池水也不咋干凈,但全紅嬋從沒嫌棄過。她每天早早到訓練場,認真聽教練的話,一遍遍練動作。她的天賦很快就顯出來了,尤其是空中姿勢和入水的水花控制,特別出色。2018年,11歲的她被選進廣東省跳水隊,跟著奧運冠軍陳若琳訓練。到了2020年,她在全國跳水錦標賽上拿了女子10米臺冠軍,直接進了國家隊。
2021年東京奧運會是全紅嬋的成名之戰。當時她才14歲,是中國隊最小的選手。比賽中,她的表現太炸了,五跳三次滿分,總分466.20,直接破了奧運紀錄,拿下女子10米臺金牌。那時候,她的名字一下子傳遍了全世界,大家都記住了這個瘦瘦小小的中國女孩。
之后幾年,她成績一直很穩。2022年布達佩斯世錦賽,她拿了女子10米臺和雙人10米臺兩塊金牌。2023年杭州亞運會,又是雙料金牌。2024年巴黎奧運會,她不僅衛冕了女子10米臺,還跟陳芋汐搭檔拿了雙人金牌。她的“水花消失術”成了標志,連媒體都專門給她起了這個名字。
除了成績,她還拿了不少榮譽。2021年,她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還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體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可以說,從農村走出來的她,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國家的驕傲。
到了2025年,全紅嬋18歲,正趕上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她的身高從1.43米長到1.60米,體重也多了8公斤。對普通人來說,這沒啥,但對跳水運動員來說,影響可不小。體重一變,空中轉速就慢,動作得重新調,難度不比從頭學低。
4月,墨西哥世界杯跳水賽,她狀態就不太對勁。雖然拿了銀牌,但輸給了隊友陳芋汐,水花控制也沒以前那么完美。5月,加拿大溫莎站,她還是亞軍,分數407.55,跟巔峰期差了點。更糟的是,比賽期間她的腳踝老傷犯了,疼得厲害,但她硬撐著比完。
最讓人意外的是5月底的全國跳水錦標賽。賽前訓練中,她的腳踝又傷了,腫得挺嚴重。隊醫檢查后直接說不能參賽,她只能退賽。這消息一出,網上炸了鍋。有人懷疑她怕輸給陳芋汐,有人覺得她狀態下滑,奧運冠軍的光環好像褪色了。輿論壓力鋪天蓋地,她一下子被推到風口浪尖。
退賽這事對全紅嬋打擊不小。她本來就是個要強的女孩,平時訓練特別拼,這回卻只能看著別人比賽,心里肯定不好受。更別提外界的議論了,有些評論挺刻薄,讓她壓力更大。
就在全紅嬋被質疑的時候,央視站出來了。6月12日,央視新聞頻道播了個宣傳片,叫《致敬每一個閃閃發光的她》。片子里有張桂梅那樣的教育家,也有全紅嬋這樣的運動員。鏡頭里,她的跳水畫面配上解說詞“全滿分升起中國紅”,直接把她的努力和國家榮譽連在一起。片子結尾,她的成就被列為“新時代女性代表”,這波操作明顯是在給她正名。
當天晚上,《新聞聯播》也給了她一波硬核支持。主持人康輝在節目里提到全紅嬋,說她“為國爭光的表現,何止驚艷,幾乎完美”。這不是康輝第一次點名她,東京奧運會后,他就夸過她好幾次。這回,他又說“后生可愛不可畏,未來可見更可期”,意思很明白:全紅嬋還年輕,退賽只是暫時的,前途依然光明。
央視這兩下子,直接把輿論風向扭了過來。宣傳片和《新聞聯播》的影響力不是蓋的,尤其是康輝那幾句話,分量重得很。網友看了之后,開始反思之前的質疑。有人翻出她以前的訓練視頻,發現她凌晨還在加練,評論區一下子全是“心疼”和“加油”。央視這靠山,太硬了,把外界的風言風語壓得死死的。
退賽后,全紅嬋回了廣東二沙體育訓練基地,開始恢復和調整。她的腳踝傷得不輕,隊醫每天盯著,訓練量也減了。她得慢慢找回狀態,畢竟身體變了,動作得重新磨。教練陳若琳帶著團隊給她制定了新計劃,重點是控制體重和加強力量。
為了少長肉,她吃得特別嚴格,比賽前12小時就靠能量棒撐著。力量訓練也加碼,手上都磨出了繭子。康復期間,她每天泡冰水消腫,雖然辛苦,但她從沒說過放棄。隊友和教練都挺支持她,訓練之余還會陪她聊聊天,幫她放松。
她在社交平臺上發了點動態,照片里她抱著毛絨玩具,對著鏡頭笑。粉絲看了特別感動,留言都快1.5萬條了,全是鼓勵的話。她一條條看,估計心里挺暖的。
現在她的目標很清楚,就是為2026年亞運會和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做準備。教練團隊也在逐步加訓練量,確保她傷病不復發。她已經開始參加國內比賽,狀態一點點回來,水花控制也越來越穩。
全紅嬋能走到今天,靠的不只是天賦。她從小就特能吃苦,訓練再累也不吭聲。她說過:“誰不累啊?上學的人也累,我跳水跟他們讀書沒啥不一樣。”這話聽著簡單,但挺實在。她對跳水的喜歡特別純粹,就是想把每一跳弄好,沒那么多復雜想法。
她這性格也影響了很多人。隊友說她像個小太陽,訓練再苦她都能堅持,帶動大家一起努力。粉絲也覺得她接地氣,不端著,跟普通18歲女孩差不多,但又比誰都拼。
央視和康輝這次站臺,不只是給全紅嬋撐腰,還傳遞了個信號:國家沒放棄她。她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背后有整個體系支持。從宣傳片到《新聞聯播》,這波操作讓大家看到她的價值,不只是成績,還有她的精神。
對全紅嬋來說,這支持來得太及時了。18歲正是容易迷茫的時候,外界一堆質疑,她自己又受傷,換誰都扛不住。央視這靠山,讓她能安心調整,不用被輿論拖垮。
對公眾來說,這也是個提醒。運動員不是機器,總有低谷期。全紅嬋退賽不是不行了,而是為了以后更好。她用成績證明過自己,現在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是時間和鼓勵。
全紅嬋的故事還沒完。她現在就是在渡劫,身體和傷病是眼下的坎。只要邁過去,她還是那個能拿金牌的女孩。
她這人挺軸,只要定了目標就不會輕易松手。加上國家隊和央視的支持,她的路不會太窄。跳水這行競爭狠,但全紅嬋的天賦和意志力擺在那兒,未來幾年她應該還能站穩C位。
當然,挑戰也不少。陳芋汐實力強,是個大對手。身體發育的影響也不會一下消失,她得一直調整。不過看她這幾年的表現,這丫頭有股不服輸的勁兒,估計不會輕易認慫。
全紅嬋這幾年,從農村丫頭到奧運冠軍,再到現在的低谷調整,經歷挺多。她不是那種天生順風順水的運動員,每一步都是自己拼出來的。退賽這事看著是挫折,但也讓她更像個普通人,誰還沒個難的時候呢?
央視和康輝的力挺,給了她喘口氣的機會,也讓大家看到她背后的靠山有多硬。她不是孤軍奮戰,有國家隊,有粉絲,還有無數關心她的人。她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恢復,重新站上跳臺。
全紅嬋的故事挺勵志,不光是金牌多,她那種咬牙堅持的態度,才是真打動人的。她說過,每個人都有難關,她只是想跳好每一跳。這話聽著平常,但干起來可不簡單。未來咋樣不好說,但就沖這股勁兒,她值得我們接著看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