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的玉米地正拔節冒穗。
老天爺要發威了,未來三天日頭毒得能曬化地皮。
華北平原、黃淮海這些玉米主產區得繃緊弦。
玉米稈子正瘋長,葉子曬卷了可咋攢養分?老輩人都知道,大晴天曬過頭,棒子穗會短半截。可現在跟過去不同,新品種怕旱也怕高溫逼熟。
山東、河南的老鄉注意,自家地頭要是葉子打蔫了——趕緊趁早晚澆“跑馬水”,別讓根須渴著曬枯。
河北丘陵地的玉米地,坡度陡的地方得先清溝。
萬一突來雷陣雨,水能順溝走,別泡爛了新根。有人覺得中午澆水壞苗,這說法得分時候。現在連續高溫天,早上五點前、傍晚六點后澆水最穩妥。
東北平原的春玉米剛抽雄,這時候高溫更要命。雄穗曬蔫了花粉少,棒子結粒會稀稀拉拉。
有條件的合作社,趕緊組織噴灌降溫增濕。
噴的時候別直沖著穗子,霧狀水輕灑最管用。咱都知道老辦法:割點雜草鋪根旁能保墑。但現在得提醒,雜草別鋪太厚,留條縫讓根透氣。
河南周口有戶老張,去年靠這招扛過伏旱,畝產多收200斤。可也有人犯難,家里缺勞力,澆水噴藥顧不過來咋辦?
各村的農技員最近都在地里轉,趕緊打電話喊來看看。還有烘干設備的合作社,提前檢修機器,防備后期旱澇急轉。
最讓人擔心的是山區小塊地,澆水全靠肩挑背馱。
建議鄉里牽頭,用三輪車拉水罐,分片輪流澆保命水。
我個人覺得,這幾年極端天多,咱得把“看天吃飯”變“知天防患”。
玉米拔節期就像孩子長個兒,這會兒護不好,秋后收成全受影響。后天開始就得動起來,別等葉子曬焦了才慌神。
記住:早上澆水別貪睡,傍晚噴藥別摸黑。拿不準的地方,問問村里種了三十年玉米的老把式,他們經驗最實在。還有件事得留意,高溫天蚜蟲、紅蜘蛛愛扎堆,配藥時加半兩洗衣粉,蟲更易掉。
最后再強調:自家地頭多跑兩趟,比啥都強。
玉米能不能結滿粒,就看這幾天咱下沒下功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