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7月20日入伏!2025三伏30天,短是短,熱得可不含糊。
小暑剛過,三伏就來。今年三伏打破近十年40天慣例,成2015年后頭回“精簡版”。
初伏7月20日到29日,中伏30日到8月8日,末伏9日到18日。
日期排得緊,熱力更集中。老人說“秋包伏,熱得哭”。今年末伏在立秋后,屬秋包伏,暑氣怕是要賴到8月下旬。
入伏日農歷六月廿六,雙數日子是“母伏”。
母伏濕度大,悶起來像坐蒸籠,比干熱更難受。三伏雖少10天,熱力可沒減。專家說全國大部氣溫偏高,高溫日數反而可能變多。
副熱帶高壓強勢,華北、黃淮要防干熱,部分地方高溫或持續近一個月。
南方呢?長江中下游雨多,8月還得防臺風。
白天40℃,夜里28℃-30℃。全天候“烤箱模式”,老人孩子最遭罪,中暑風險高。
農諺說“人在屋里熱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莊稼倒是喜歡這熱度,灌漿快、長得猛,可農民“雙搶”更忙了。
早稻要收,晚稻要插。
“過伏不栽稻,栽了收不到”,晚稻得趕在立秋前插完,不然寒露風一來,收成就懸。過去“雙搶”時,學校放農忙假,打工的也得回鄉。現在機器快了,可日頭毒,人更得小心。
飲食得清但別寒。苦瓜冬瓜多吃,冰西瓜少碰。
早晨姜棗茶,午后綠豆湯,暑濕困脾喝碗扁豆薏米湯。空調別24小時開,早晚開窗透透氣。中午瞇15分鐘,晚上22點半前躺床,清晨傍晚遛彎最舒服。
戶外干活的,風油精、藿香正氣水隨身帶。頭暈惡心趕緊歇,別硬撐。有人問:“老話說的準不?
”農諺是經驗,可氣候變了,今年三伏短而猛,還得看實時預報。
《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熱歸熱,心別躁,多喝溫水少動氣,平安度伏才是正經。三伏天雖短,該備的還得備。
后續天氣咋變?多留意本地預報,莊稼人心里有底才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