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專門花了一整天時間翻了翻頭條、百家號、知乎、公眾號等平臺推薦的那些爆火文章。
近二百篇看下來,發現這些作品,都有幾個明顯的共同特征。總結如下:
先說選題吧,基本都踩著當下的熱點:
大學學費漲價啦,養老金被人編造假檔案冒領,自媒體怎么寫能賺錢、找工作有多難、老板們撐不下去躺平了……等等。
這些話題總能聚起人氣,觸發大眾敏感神經,沒法不關心,這些都或多或少與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生存處境有關。
反之,跟絕大多數人八竿子打不著的內容,看的人就少得可憐,數據更是沒法看。
好多平臺里,閱讀量不到一百的作品根本沒收益,等于白忙活。所以說,寫東西先得選對話題,話題沒選對,寫得再花團錦簇也沒用。
這些高人氣的文章,大概分兩種。
一種是真的寫得好,選題準,文字順,還特別懂讀者在想什么,一看就是老手的活兒。
另一種就更有意思了,本身沒什么價值,沒觀點沒想法,文字也平平,就只是把大家都敏感的事兒列出來。但偏偏是這種,能讓大伙兒有地方發牢騷、出氣,評論區紅火的一踏糊途,所以火了。
其實想想,大家刷手機,看這些自媒體文章,動機也就無外乎這么幾個:
要么是圖個樂子、打發時間,只挑自己感興趣的看,不感興趣的掃都不掃一眼。
要么是想找同類,文章里的想法、情緒跟自己對路,才愿意往下看,要是三觀不合,誰愿意給自己添堵啊。
還有就是想說說自己的看法,好多人寫不了文章,但評論還是會的,那些能勾出大家情緒的內容,正好給了他們說話的由頭,評論點贊自然就多了。
有時候我就琢磨,一篇文章能不能火、能不能賺錢,好像跟寫得好不好、有沒有價值關系不大,能把事兒說明白就行。關鍵是能不能找到大家愛聊的話題,讓更多人點進來,還能有地方讓他們說幾句。
這就現實里的發生的事情一樣,許多事情,看著有點怪但仔細想想又覺得非常正常,很合邏輯。
真茅臺可能擱在那兒沒人理,賣假酒的倒吆喝得熱火朝天;搞實業的辛辛苦苦創造價值,錢沒賺多少,搞營銷的反而容易掙錢;飯店累死累活,利潤卻被美團icon分走了大頭;廠家累死累活做出來東西,卻讓淘寶輕輕松松賺得更多;正經做產品的,不如網紅直播帶貨來得快。
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自媒體大概也這道理,文章寫得漂亮不算數,能讓更多人看到、愿意聊,才能賺到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