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段話狠狠扎心了——沒有退休金的父母,約等于變相給孩子背上百萬負債?乍一聽很夸張,可這筆賬要是攤開算...
你看,爸媽60歲退休,如果活到80歲,這20年光吃飯、穿衣、水電這些“底配生活”,按每月2000塊算,20年就是38萬。這還是最最基礎的,旅游?學習?根本想都不敢想。
人老了,身子骨不像以前,小病小災幾乎躲不掉。從60歲開始,每個月就預留200塊醫療費吧,一年2400,撐個十年下來也得小2萬5。
這還不是最頭疼的。身體垮下去,行動跟不上是每個老人的必經關卡——到了70歲后,真正的考驗才開始。
你要親自辭職照顧,職場黃金期就沒了;要不就請護工,眼下8000每月是常態,一年近10萬,再撐個10年又是百萬欠債,還什么都沒算上通貨膨脹或突發重病的大額支出。
所以我說,上面算的100萬都算保守了,輕輕松松就能突破這個界限。
圖片
這不是變相給孩子背上另一份天價“房貸”嗎?——不同的是,這個房貸,利息是還不起的愛,本金是耗不盡的精力和遺憾。
所以聰明人早清醒了:養老第一關就是給父母配足養老金——趁年輕,哪怕工作不穩定,也要盡早把社保交齊。哪怕少交5年,賬戶里的資金就少一筆,未來的保障就松一口氣。
再說,社保賬戶里的錢,國家按復利滾動,這個數字跑贏普通銀行理財毫無問題,更別說抗通脹能力強得多。你現在繳的每一分,都是在給子女免去將來的沉重負擔。
你今天輕松了少交了養老金,二十年后你的孩子每個月都得從工資里硬摳出那一兩千。那時,別人的孩子輕松去旅游、進修提升,你的孩子只能對著銀行卡余額干發愁。
這錢不僅存在個人賬戶里屬于專款專用,即便你離婚了對方也分不走,既能確保自己的養老底氣,又是真正做到了“不給孩子拖后腿”。
養老問題從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兩代人的接力責任。
如果你曾因年少偷懶沒繳養老金,如今被坑慘了,那難道還不趕緊回頭教會兒女避開這無底洞?
下次再有人說 “養老返老,不必交社保”,不妨直接反問:
您這是把孩子的工資卡焊死在自己口袋里了吧?這名義上的“孝順”,實際比敲骨吸髓還殘忍!
父母晚年過得好,孩子職場能放開手腳去打拼——才是一家人真正的共贏。
你給父母攢了養老金,就等于給孩子備下了成長基金。
別讓孩子輸在養老的起跑線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