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初,東南亞政壇又炸鍋了。泰國那邊圍繞總理位子的大戲,突然來了個神轉折。
所有人都覺得佩通坦這回算是完蛋了,哪知道泰王突然出手,一紙任命讓她殺了個回馬槍。更絕的是,洪森竟然不吱聲了。
中方那句話到底有多大威力?這場看不見硝煙的較量,最后誰能笑到最后?
作者-鹽
這女人真夠狠
佩通坦一回來就不客氣了。說白了,她這次玩得夠絕。文物不還?領土不讓?直接懟柬埔寨兩大痛點,一點面子都不給。
7月4日,佩通坦剛主持完文化部高層會議,立馬甩出兩件事。第一件,柬埔寨催了好幾年的文物歸還問題,她直接一句話懟回去:"今年預算有限,暫時沒安排。"翻譯過來就是:咱沒錢,先緩著,別催了。
要知道,吳哥時代的那些重器,現在可都躺在泰國博物館里呢。柬方每年都得提一遍,像催債一樣。過去幾任文化部長,態度都比較溫和,能拖則拖,實在不行就打打太極。
但佩通坦這次不一樣。她不跟你繞彎子,直接攤牌。這種硬邦邦的態度,在泰國文化部可不多見。畢竟文物歸還這事兒,稍微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外交風波。
第二件事更狠,直接戳向Ta Muen Thom寺群的主權爭議。這地方柬泰兩國爭了幾十年,離柏威夏寺不遠。2008年,柬泰就因為柏威夏寺的歸屬問題爆發過武裝沖突,死了好幾個人。現在洪森和洪瑪奈父子又開始放話,警告泰國軍方不要踏進爭議區半步。
結果佩通坦毫不含糊:"Ta Muen Thom寺群,是泰國領土上的古跡,沒商量。"這話一出,等于直接在柬埔寨臉上扇了一巴掌。
過去文化部可不輕易碰這話題。因為一牽扯主權問題,就可能連帶軍方、王室都被攪進去。但佩通坦偏偏選擇在最敏感的時候說最硬的話。
她這是干嘛?上來就跟柬埔寨撕?表面看像挑事,其實她是在給自己立威。她現在最缺的,是軍方信任、民眾信任、體制內的信任。
"錄音門"之后,軍方對她和遠進黨防得死死的。她要想翻身,就得在軍方最在乎的主權問題上亮明立場。她要鞏固地位,就得迎合民粹情緒,展示民族強硬。
這種赤裸裸的主權宣示,誰都看得懂背后代表了泰國軍方的立場。也很容易收獲泰國百姓的支持。畢竟領土主權這事兒,沒有人會退讓。這就是佩通坦復出的底牌。
泰王這步棋下得妙
撐腰的人,來頭可不小。
說到泰國政治,你得明白一個道理:總理可以換,國王說了才算。佩通坦能重新上位,靠的不是什么政治手腕,而是泰王親筆簽的那張任命書。
很多人還在分析是不是他信運作的結果,其實完全錯位了重點。泰國政壇,真正說了算的,不是總理,是王室。一個人想進內閣,光靠總理點頭還不行,最后還得泰王拍板。
所以佩通坦這次能上任文化部長,不是走流程,是王室親自批的。這分量,可不輕。
大概率是王室在給他信家族重新開個口子。不一定是全面接納,但起碼說明他們可以回到體制內玩了。
換句話說,佩通坦這次復出,是一次公開試水。只要她能頂住爭議,在強硬路線上吸到民意,又不和軍方撕破臉,那她這條路,還能走下去。
而王室現在愿意給她機會,可能也在盤一件事:遠進黨下去了,局面一團亂。三天兩換總理,副總理莊龍瑯宣誓成為總理,沒過多久,另一位副總理普坦又接替了這個職位。最短的一任總理,任期只有半天。這個混亂的政治局面讓整個政府顯得毫無章法。
這個時候,找個老熟人出來壓壓場,也不是壞事。畢竟西那瓦家族在泰國政壇的影響力,可不是說消失就消失的。
從2006年政變開始,他信就是泰國政治的陰影。只要他在,軍方睡不踏實;只要他不在,遠進黨就可能趁機坐大。
好不容易盼來女兒佩通坦上位,結果"錄音門"把一切搞砸。有網友說,泰王這次給佩通坦批文,是對他信家族再度釋放善意。其實沒錯。2023年那場"他信歸國大戲",就是泰王和他信彼此試探、彼此利用的典型。
他信被放回國時,所有泰國人都在看:會不會立刻被關死牢?結果沒有。他信只在監獄待了一天,立刻轉進醫院,理由是"高血壓、胸悶、呼吸困難"。后來,刑期直接從8年減成1年。這背后,離不開泰王的御準。
說到底,這就是泰國政治的獨特生態:民選政治是一層皮,王室才是深層權力。在泰國,政治走向往往并不是由法院裁定,而是由國王一紙"御準"決定的。
中方這話分量很重
毛寧那句"希望泰國保持穩定",聽起來挺客套,其實分量重著呢。
佩通坦剛剛停職,中國外交部毛寧就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這是泰國內政,我不作評論。很多人覺得這只是外交辭令。其實不然,后面那句更關鍵:中方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和發展。
這話看似平淡,實際上暗藏三層意味:第一,原則上不插手別國內政;第二,泰國局勢別鬧大,中國不想見到亂局;第三,佩通坦曾經向中國游客保證安全、重建信心,中泰經濟綁得越來越緊,中方當然希望局勢穩下來。
這立場,跟中方對其他熱點問題的態度如出一轍:站在和平一邊,也站在公平正義一邊。尤其這兩年,國際上啥局勢都在亂,東南亞可是中國的"家門口"。
尤其今年,中國剛在"一帶一路論壇"上和泰國簽下新一輪合作協議,涉及中泰鐵路、跨境物流、電子支付。泰國一亂,這些合作全得往后拖。畢竟,泰國可是中國在東盟里最大貿易伙伴之一。
就在大家盯著佩通坦的時候,有個大事很多人忽略了:7月4日,中緬泰在緬甸內比都開會,主題是聯手打擊電信詐騙。這是第二次部級會議,節奏快、級別高,說明三方都動了真格。
會議說得不多,但句句到位:妙瓦底等地的電詐園區要徹底清剿,抓人不限量。犯罪土壤一并鏟除,三國執法還要持續聯動、協同出手。
這些不只是寫在文件上的話。光是今年上半年,中方就協助緬泰兩國抓了5400多名中國籍涉詐人員。而且不是跑腿的小嘍啰,是真正躲在園區、長期操盤的核心人物。
這說明一個信號:中國在緬泰邊境的"清場",正在提速。而這個妙瓦底,正好是泰柬緬三國邊境的交界地。也是最容易亂、最容易出事的地方。別把電詐當成單純治安問題,背后其實是誰能控得住這塊地盤、誰能說了算。
中國的態度,一直沒變,穩定優先,安全優先,發展優先。哪邊亂了,影響到"一帶一路"、影響中泰鐵路、甚至影響到中國游客,中國就不會袖手旁觀。
洪森這回真安靜
洪森啊洪森,這回真的蔫了。
還記得之前那4小時直播罵戰嗎?那個火力全開的洪森哪去了?現在佩通坦都開始踩臉了,他竟然一聲不吭。
"錄音門"那會兒,洪森可是第一個跳出來撕破臉的。一開直播就是4小時,直接爆料他信當年怎么逃跑,語氣沖得不行。什么"英拉是哭著跑的""他信是裝病逃的",那些陳年舊賬全被翻出來。
可現在呢?佩通坦強勢回歸,甚至在Ta Muen Thom寺的問題上公開頂撞柬方。洪森卻一句話不說。社交媒體沒動靜,直播也不見人了。以洪森的性格,這不正常。
那他到底在顧慮什么?有幾種可能:第一,怕中方不高興。妙瓦底正在清場,中方正協助緬甸打擊電詐。這個時候他要是搞輿論戰,萬一影響到穩定大局,就得不償失。
第二,他在等泰國軍方表態。萬一軍方對佩通坦的強硬態度不反感,那他貿然開火,反而顯得是他在挑事。第三,他也在看民意風向。要是泰國國內覺得佩通坦護土護文物沒問題,那他跳出來罵,反而可能被反噬。
洪森不是認慫,而是謹慎。他這次,選擇先看清風往哪兒吹。這就是老政客的本事,嘴上一個字不說,心里算盤打得噼啪響。
從大局看,如今泰國政局、柬埔寨反應和中國動向,已經構成了一個新的三角博弈。佩通坦強勢回歸,背后是王室的默許、軍方的觀望,以及對民間民族情緒的試水。
中方也在加碼動作,從電詐問題切入,實則是在強化東南亞秩序維護者的位置。洪森這邊,則步子放緩。怕得罪中方,也不想太早把牌亮出來。
這一局,其實才剛剛開始。佩通坦能不能挺過第二輪風暴?洪森會不會突然出招?沒人知道最后一張牌會是什么。表面上只是換了個文化部長,實則牽動泰國軍方、王室、中國和整片中南半島的暗線。
政治嘛,從來不是意氣用事。洪森的沉默,可能比他的咆哮更值得琢磨。
結語
這場政治大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表面上的輸贏,往往不是真正的輸贏。佩通坦看似絕處逢生,但能撐多久還得看后續。洪森暫時收聲,可不代表認輸。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在重新計算自己的得失。佩通坦的強勢回歸,既是她個人政治生涯的一次豪賭,也是整個東南亞政治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
你覺得佩通坦這次真能翻身,還是只是回光返照?洪森的沉默是在憋大招,還是真被震懾住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