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牌特工:特工學院》
諜戰片入坑首選,英倫風的穿搭和口語,讓你知道什么叫做西裝暴徒,漫畫感十足的動作場面——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教堂長鏡頭下的百人斬,教堂百人斬場景利用慢鏡頭與交響樂配樂,將血腥屠殺轉化為舞蹈般的暴力美學表演,形成優雅殺戮的獨特風格。喜歡電影彩蛋首尾呼應的設計,一個街頭男孩成為了足以庇護母親和妹妹的保護傘,也感動于影片最末,導演對母親的致敬。
2.《極寒之城》
冷戰格局下的間諜特工互害流程及結果:發現真相,飾以謊言,掩蓋罪行,動作戲分很暴力很直接,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長里塞下這么多段落和人物關系,保持高度的緊張節奏,有水準的商業作品。新版《瘋狂麥克斯》之后,塞隆的英朗派女性形象又在這部間諜電影中重生,電影配樂大贊,都是經典搖滾樂,配合拳拳到肉的廝打,看的過癮極了。
3.《碟中諜7:致命清算》
與時俱進,大反派居然是人工智能,見到了這個系列變科幻片的一天,與《殺死比爾》觀感類似,站在新舊世界的交匯處,將敘事詭計、情感羈絆、現實指涉通通視作阻力,明確的人物形象構成類型的基礎。這部電影的重點在一把獨特的鑰匙上,與人工智能相關,追車、火車頂上打斗、滑翔及動作戲全程燃炸,而阿湯哥一點沒有老人的身型和影子,拼得令人肅然起敬。
4.《安娜》
拋開純粹爽文的劇情不談,剪輯和敘事節奏以及時間線的安排邏輯很厲害,敘事手法很獨特,時間線瘋狂跳躍,本質上是一部不錯的特工電影。冷艷冰霜,逆天長腿搭配堪比時裝周的換衣頻率,再把輪番暗殺拍得像走秀一樣淡定愜意,光是視覺享受這塊就值了,交叉閃回的故事線和層出不窮的反轉都緊扣安娜對自由的渴求這一行為目的,讓核心邏輯自洽。
5.《秘密特工》
影片以六十年代冷戰為背景,復古服飾、精致場景重現經典諜戰氛圍,亨利卡維爾與艾米漢莫飾演的美蘇特工從對立到攜手,化學反應強烈,動作干凈利落,幽默橋段巧妙穿插,為緊張諜戰注入輕松感。文戲的處理也很細致愉悅,深夜潛敵營一段高能斗法、隔岸觀火品美酒有紳士音樂配合,兩車貼身漂移的柏林戲和當扒手會反派的午宴戲也有復古夢幻的膠片質感。
6.《禿鷹72小時》
影片中的情報人員不是全能人物,只是個文職研究員而已,但他的一份調查報告卻在無意中觸碰到了高層的黑幕,涉及到了大公司或國家機器對能源的控制和壟斷,結果給自己招來了大禍。影片拍得平靜、克制,甚至有些陰冷氣息,基本沒有火爆場面和華麗的動作戲,正是當時“冷派間諜片”的代表作之一,六七十年代的間諜片大部分都非常冷硬、沉穩、陰郁。
7.《紅雀》
一部特工懸疑片,摒棄驚天陰謀或柯南救世界的刺激,復仇與情報傳遞不動聲色地發生,燕子學?!拔业戎亍币欢螌诳托孤睹餍钦掌M行了諷刺,也聯系起俄暗殺雙面間諜的事件。女主角身份的多次反轉,每一次都要被她騙到,分不清她的真情和假意,體面生存的意義高于一切,操控與反操控的角逐中,每一眼柔情都是利器,每一次剖白都藏著殺機。
8.《諜影重重3》
把緊張感和真實感做到了極致,每一場打斗都拳拳到肉,比任何炫技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從開場到結尾幾乎沒廢話,劇情推進像精密齒輪,每一個線索都扣得死死的,一邊追兇一邊解謎。伯恩也不再是冷冰冰的特工機器了,他對身份的追尋、對過去的掙扎,讓這個角色充滿人性溫度,最后揭開真相時的釋然,既有爽感又帶著一絲唏噓,完美收尾三部曲。
9.《007:無暇赴死》
動作戲可謂相當過硬,邦德的風流成性在本作中反向挖掘成了天煞孤星的悲劇屬性,最終結局也算是對得起克雷格十五年來陪伴觀眾的形象。從這部告別之作中看出了很多彩蛋,克雷格背負著這個超大的標志走到今天,竟然還能多少撼動一點點邦德這個幾乎固化的角色,也挺不容易,最后他的邦德選擇死于一種無特效藥可治,也算是獨有的絕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