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底開始,房價就進入了一個長期調整趨勢,一開始僅限于三四線,然后不斷向二三線線蔓延,后來進入到2023年之后,向北上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也加入到調整趨勢,
到目前,全國平均房價下跌空間超30%,像廊坊這樣的環京三四線,跌幅甚至高達50%,有的甚至腰斬。
除此之外,二手房市場也出現了掛牌量激增,截止到今年5月,全國二手房掛牌量已經突破了750萬套,重慶掛牌量更是高達30萬,而北京等一線城市同樣出現了掛牌量大幅上升,法拍房規模也同步增加。
可見,市場已經進入深度調整,面對當前價格的持續下跌,以及房子越來越不好銷售的情況,很多房東突然出現集體“擺爛”,有的人將房子出租,還有的人甚至直接將房子空著也不再出售了。
案例一:虧錢房東,因為1%中介費,舍不得賣房
比如前幾天就有房產中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帶著客戶去看了1套200萬的房子,客戶直接砍價到180萬,房東為了快速變現,也只能咬牙同意。
然而,到了簽約的關鍵時刻,最后買賣雙方還是為了那1%的中介費給談崩了,最后沒能促成交易。
房東覺得他2021年高位買的房子總共花了240多萬,現在以180萬的價格出售,已經虧了大幾十萬了,如果還讓他再出這1%的中介費,那么買方也是太占便宜了。怎么樣都得讓買家掏這1%的費用。
而買家則認為,行業規則向來都是各付1%的中介費,平常賣家的費用要由買家來出?
最后就為了這20000塊錢的中介費,房東徹底生氣了:房子我不賣了,虧錢還要買氣受,就是房子一直空著,也好比現在這樣強!
案例二,房東之間開啟“價格戰”
無獨有偶,上海某小區房東張敏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2022年,他以800萬的房價買了1套商品房,現在二手房掛牌價已經跌到了560萬,縱使張敏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價格。
只是沒想到的是,上面掛牌560萬,樓上的業主卻直接將價格降到了520萬,這樣一來,張敏的這套房子在市場上就沒有價格優勢了。
張敏覺得,樓流程的房都明顯是給自己過不去,就是用價格戰搶自己的客戶,于是張敏當天就將房子下架了,并氣憤的表示,哪怕不賣這套房子,拿來出租一個月也有6000多塊錢的租金收益,總比看著別人騎在頭上強!
案例三:還有的賺,不著急買
鄭州有位房東將房子掛牌,并不著急出售,按這位房東的說法,他這個房子2010年買的,當時只花了100萬,雖然當前房價從高位下來已經跌去了50萬,但是他的房子市值還有150萬,所以他覺得如果賣不掉,就留下以后給自己兒子當婚房或者房子租出去,還能有一筆不小的租金收益。
案例四:客戶太會砍價,房東怒了
房價本身降了,房東心里不是滋味,可現在市場上很多買家也太會砍價了,上來就直接砍掉房價的30%,讓房東怒不可遏,醫院房子空著也不賣。
比如杭州的一位業主想買1套200萬的房子掛牌出售,買家一來,直接砍到140萬,業主直接把中介和買家全部趕出去了,并罵道,你們在哪里是來買房的,簡直就是來拆臺的。
現在很多買家太敢砍價了,一句話就惹怒房東,最終房東決定不再出售房子,這種現象也很普遍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房東們集體“擺爛”,寧愿空著也不賣房,又會有什么結果呢?
其實,從目前的下降趨勢來看,對于一些人口持續外流的小城市,如果不趕緊轉手,可能將來更加賣不出去。
主要是市場掛牌量激增,二手房房供遠大于求,而如果房東能夠在當前價格相對較高的位置稍微降點價格將房子變現,更應該算是明智之舉。
尤其是對于郊區劣質資產,和二手房較多的大型小區,掛牌量大幾十套甚至上百套房源在出售,房東手里的二手房就更難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