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經濟悄然步入通縮周期,這一變化正深刻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1%。不同群體在這場經濟變革中,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手持大量現金的人,此刻或許正暗自竊喜。通縮環境下,貨幣購買力上升,錢愈發“值錢”,他們的財富在無形中得到了增值。然而,生意人和求職者卻陷入了深深的焦慮。消費市場持續低迷,商品滯銷,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裁員降薪。與此同時,招聘市場需求銳減,求職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找工作變得愈發艱難。
面對通縮的經濟形勢,業內人士透露,從7月起,四大“降價潮”將洶涌來襲。這一消息,再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人歡喜有人憂。
降價一:房價持續下跌
自2022年起,國內房地產市場便踏上了調整之路。鄭州、天津、武漢等二三線城市率先開啟房價下跌模式,到了2023年,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也未能幸免。以上海為例,2021年中心區域房價高達9.6萬多/平米,而到2025年上半年,已跌至6.5萬多/平米,跌幅超過30%。未來,各地房價預計仍會繼續下行。
房價進入調整周期,背后有著多重原因。早在2016年,我國便開始對房地產進行調控,到2021年,調控次數超過650次,這些政策如今正持續發揮作用。同時,國內各地房價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一線城市收入比超40,二三線城市也達到20-25,房價回歸合理區間是大勢所趨。此外,多數居民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難以支撐當前的高房價。
降價二:汽車行業價格戰升級
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銷售低迷,比亞迪、吉利、小米、理想等國內外汽車品牌紛紛加入降價大軍。中低檔汽車降價1.5萬-2萬元,進口高檔汽車降價幅度更是近10萬。預計7月之后,汽車行業的價格戰還將愈演愈烈。
汽車大降價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中產收入下降,購車需求萎縮;大量新能源車涌入市場,與燃油車激烈競爭,導致市場“供大于求”;各路資本紛紛涌入汽車市場,試圖分一杯羹,使得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降價三:小家電迎來降價潮
進入2025年,小家電市場也掀起降價潮。空氣炸鍋、洗衣機、吸塵器、電風扇等價格均有10-15%的跌幅。預計7月以后,小家電市場將迎來新一輪降價,消費者有望買到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小家電降價潮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其更新換代速度太快,新款上市,老款積壓,只能清倉銷售;另一方面,很多人收入增長緩慢或減少,只要手里的小家電還能用,就不會輕易購買新的。
降價四:豬肉價格親民化
如今,豬肉價格已跌破每斤20元大關,降至每斤16-17元,與前些年每斤30多元相比,幾乎腰斬。豬肉價格大跌,養殖戶們損失慘重,但廣大消費者卻樂開了花。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一是因為前些年豬肉價格大漲,養豬戶獲利豐厚,紛紛擴大養殖規模,導致市場“供大于求”;二是現代人注重養生,認為豬肉脂肪含量高,轉而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牛羊肉、雞鴨魚肉等,豬肉需求減少。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還會進一步調整,消費者購買豬肉的成本將繼續下降。
從7月起,房價、汽車、小家電、豬肉這四大“降價潮”將席卷而來。經濟通縮猶如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有利的是,老百姓手里的錢更“值錢”了;不利的是,相關行業和從業人員面臨更大壓力,焦慮感加劇。
不過,消費者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購買到性價比更高的商品。我們也期待通縮周期早日結束,消費市場需求全面恢復,讓經濟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