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走進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記者 孫立偉 攝
昨天下午,來津參加“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的各國嘉賓走進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開啟了一段特別的參訪之旅。
魯班工坊是天津率先主導推動實施的職業教育國際知名品牌。作為此次“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的一個環節,這場參觀不僅讓各國嘉賓近距離感受了中國職業教育的創新成果,更搭建起促進上合組織國家城市間職業教育合作的對話平臺。
步入展廳,一條流線型的時間軸首先映入眼簾,生動記錄了天津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歷程。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里克·科爾茹姆巴耶夫駐足細看,隨后快步走向電子屏幕,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查閱了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的詳細介紹。“這些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課程,正是哈薩克斯坦產業升級最需要的人才培養項目。”他指著屏幕上的課程設置說道,眼神中流露出贊許和期待。
經過3年的試運營,就在上個月,由天津職業院校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共建的俄羅斯魯班工坊正式揭牌,首期建設“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兩個專業。
在展板區,俄羅斯圣彼得堡歐洲大學副校長(研究)、歐亞研究中心主任伊戈爾·霍達切克對中俄職業教育合作成果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告訴記者:“孔子學院與魯班工坊相得益彰,一個促進文化交流,一個推動技術合作,這種雙輪驅動的模式為俄中合作開辟了新路徑。”這番話,也道出了魯班工坊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的獨特魅力——在傳授技能的同時,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民心相通。
截至目前,天津已在泰國、英國、葡萄牙、吉布提、埃及等24個國家建設26個魯班工坊。其中包括在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組織國家建設10個魯班工坊。
走進上合組織國家魯班工坊展區,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吸引了不少嘉賓的目光。從課堂學習到成功就業的完整歷程,生動展現了職業教育如何改變人生軌跡。魯班工坊為合作國青年提供了高水平的技能學習平臺,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讓他們有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種‘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的模式極具借鑒意義。”吉爾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長舍拉迪爾·巴克特古洛夫深有感觸地說,“中國有句古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魯班工坊正是這一智慧的現代實踐。”
參觀過程中,哈薩克斯坦“歐亞世界”公共基金會主席愛德華·波列塔耶夫頻頻舉起手機記錄展覽內容。“這些資料展示了中國職業教育的成功密碼。”他興奮地表示,目前哈薩克斯坦定下的目標是未來幾年國家經濟規模翻一番,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就要借鑒中國在人才培養,特別是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同時學習魯班工坊根據合作國需求定制課程的做法,“這正是哈薩克斯坦產業升級最需要的經驗。”
傍晚時分,參訪活動圓滿結束,但魯班工坊所承載的職教合作故事仍在繼續——它不僅是中國職業教育為世界技能人才培養貢獻“中國方案”的生動實踐,更是上合組織國家攜手促進共同發展的美好見證。
此刻,一顆顆深化合作的種子,正在上合組織國家城市生根、發芽……(記者 張雯婧 記者 孫立偉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