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也學中國歷史?
只是這個國家向來視我國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國度,它又會如何看待我國的歷史呢?
畢竟,歷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打扮出的姑娘到底是林黛玉?還是薛寶釵?亦或是王熙鳳呢?
孔圣人
無論其怎樣寫中國,說到底還是得服務于本國政治,而不是贊揚我國。
在厚厚的歷史課本中,其只不過用了僅僅二十頁的篇幅來書寫中國,且只寫到了六名人物。
有人說二十頁歷史會不是太少啦?反觀我國世界歷史,書寫美國歷史也不過短短幾頁,不是我們不想書寫,而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歷史太短,不過才二百多年。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必須要講究法治,一切在法治的范圍內運行,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有條不紊。
美國聯邦法院的門口就豎立著三座雕像,其余兩個分別是西方先賢摩西、梭倫。
還有一位則是我國的先賢——孔子。
孔子在我國的地位毋庸置疑,我國的歷史課本上給他的定性如下: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所謂名丘,字仲尼,是因為他生于尼丘山,在家中排行老二,而老二在古代用“仲”來表示,這就是其名和字的由來。
為什么是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并且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著名的教育觀點。
為什么是思想家?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后漢朝時期經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更是影響深遠。
美國為什么會選擇他進入課本呢?難道它也會對仁義禮智信之類的思想感興趣?
如果感興趣,按理說美國不應該形成今日這樣一個文化氛圍啊!
摩西
其實,從孔子雕像在美國的位置就可以判斷其價值,美國人將他放到了聯邦法院的門口,與摩西和梭倫同列。
摩西,《圣經·舊約》前五本的執筆人,希伯來民族的立法者。
梭倫,古希臘諸多法令的改革者和奠定者。
孔子,怎么能和“法”扯上關系呢?諸子百家中有專門代表法的人物啊!比如說韓非子和李斯,他們都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
為何美國偏偏選擇了孔子呢?
其實,所謂法,就是保障社會的安寧,而孔子所提出的“禮”,正是“法”的升華。
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荀子放到了一起,而荀子正是韓非子和李斯的老師,也就是說,儒家和法家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
儒家的道德是內化于心的“法”,法家的“法”則是來自于外界的限制。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孔子提出的“秩序”和“道德”,要高于法律,如果一個社會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進入了大同的時代。
統一天下——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中華民族在他的手中正式完成了地域、經濟和文化上的大一統,與西方沒有完成統一的拿破侖相比,他更為偉大一些。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個州擁有自主立法權,因此,白宮方面在推行法令方面,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
把秦始皇寫進課本,是想告訴年輕一代,為什么中國能夠在一次次磨難中浴火重生?
就是因為這個國家出現了秦始皇這樣的人物,他開創了一種制度。
這種制度有一個巨大的優越性,就是能夠集中全國的力量去做大事。
當作某件事情的契機出現之后,一些人立刻能夠出手,一些人要彼此商量才能出手,而前者往往就能抓住先機。
美國建國數百年,因為兩黨制、三權分立等制度的影響,做一件事往往需要反復討論,致使行政效率低下,致使一些小問題演變成一些大問題。
秦始皇的出現則能給他們一些有效的指導。
漢武帝和唐太宗
教員曾在《沁園春·雪》中寫道: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其中三個人皆被美國人選入了課本,秦皇漢武以武功取勝,唐太宗則以文治占得一席之地。
宋太祖因為在世間沒有取得載入史冊的功績,不幸沒有進入美國的歷史課本。
由此可知,美國對于開疆拓土有一種執念。秦始皇北征匈奴,南并百越。
漢武帝繼承先祖遺志,派衛青、霍去病等人向北驅趕匈奴,漠北一戰,更是將匈奴打得聞風喪膽。
有一部分匈奴為避免有滅族之風險,故而逃向了歐洲。
也正是這部分匈奴,我們的手下敗將,竟然能夠在歐洲一帶稱雄稱霸,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西方歷史上被稱呼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正是其中一位匈奴首領。
任何一個國家都對國土面積有著深深的迷戀,美國從建國初期,到今天為止,國土面積一直在不斷擴大,海外州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有用于對方我國的第一島鏈上的許多島嶼,都隸屬于美國。
將秦皇漢武寫入歷史,無非是想告訴年輕一代,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偶像,為國家抵御外敵,開疆拓土。
至于唐太宗,則是以文化和經濟取勝,不是說他沒有武力方面的貢獻,征伐北方的突厥就是一個例子。
而是因為其文治方面太過于突出,唐詩熠熠生輝,長安城乃是享譽全球的大都城,比今日的華盛頓和紐約還要繁華。
唐朝的影響力有多大?但凡今日華人居住之地,外國人皆習慣性稱呼其為“唐人街”。
教員為什么說其稍遜風騷?
是因為他沒有在制度上做出一些改變,鞏固繁榮,以至于還是走上了歷史興亡論的怪圈。
美國也渴望創造一份像唐人那樣的文化,好萊塢的電影、迪士尼樂園等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只是不知道在大浪淘沙的歷史潮流中,這些是否會遺留下來?
唯一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為什么能夠受到美國人青睞?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其性別。
武則天在女性地位十分低下的中國古代,竟然能夠憑借一己之力,殺出了一條女性進階的通道,還能安安穩穩地統治十幾年。
其統治期間,唐朝的國力不僅沒有衰弱,反而蒸蒸日上。
明顯這是女性自立自強的代表人物。
這是在告訴那些獨立女性,自助者,天助之。
無論是電影《風雨哈佛路》,還是新晉小說《當你像鳥飛向你的山》,講述的都是女性自立自強,改變人生的鮮活案例。
武則天的人生不是和她們很相似嗎?
沒有人能給自己設置限制,只要你渴望飛翔,可以抵達任何一座山,哪怕這座山的入口處寫著:禁止女性進入。
不用怕,只要你想,你就能。
探險專家——鄭和
鄭和出生的年代,還沒有探險家這個稱呼,全球的大航海時代還沒有到來,我國也沒有殖民他國的想法。
因此,七次下西洋不過是宣揚明朝國威,致使我國失去了一次寶貴的交流機會。
最開始建立美國的那幫人是英國的清教徒,他們在本國受到迫害,故而逃往到了哥倫布新發現的這塊大陸。
他們的骨子里充滿著探險的基因,美國歷史上也有過一段時期,許多人物到西部淘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西部牛仔。
在本國享譽多年的小說《熱愛生命》,就是一部冒險小說,其作者杰克倫敦就渴望到處走走看看,到不同的地方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現在依舊在播出的《荒野求生》等綜藝,全部都是美國人的手筆。
而鄭和的行為和他們的向往恰好不謀而合,他們渴望到不同的地方去看一看,這個地球上有許多精妙絕倫之處。
若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用耳朵聽到,用觸覺觸摸到,親自體驗到,那一定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這就是美國從一開始就形成的文化氛圍。
從以上他們選擇的歷史人物可以看出,美國整體的文化偏向于外部,他們總是渴望向外看,在向外的探索中,尋找內心真正的歸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