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高考填志愿,選個好前程比啥都重要。
可誰也沒想到,江西瑞昌一中三位學霸的選擇,竟讓班主任直接炸了鍋,一怒之下把班級群都給解散了!
高分學子的“叛逆”選擇
今年高考放榜,瑞昌一中22209班的三名理科生一舉包攬了年級前三名,分數高得能摸到清華北大的門檻。班主任漆老師心里樂開了花,早早就和家長溝通,鐵了心要把這三個“清北苗子”送進中國最頂尖的學府。
可志愿填報結果一出來,漆老師傻眼了——
這仨學生放著清北不填,轉頭選了其它院校的熱門專業,什么人工智能之類,全是就業市場的香餑餑。理由很簡單:寧做“雞頭”不當“鳳尾”,與其在清華北大讀個冷門專業,不如去頂尖高校學個硬本事。
班級群里的“驚雷”
7月5日,漆老師得知消息后徹底繃不住了。
在名為“清北團隊合作群”的微信群里,她發了一通火藥味十足的長文:
“在絕對利益面前(志愿填報),孩子們將學校、老師、家長的意見完全放在一邊,不相信我們的老師也不相信家長的閱歷,憑一己之好填報志愿!”
“這是教育的失敗!班主任的失職!”
字里行間滿是失望和憤怒,最后撂下一句:“將以失望解散此群!”
手指一點,上百人的班級群瞬間灰飛煙滅。
利益鏈下的教育之痛
這番操作瞬間點燃網絡。眼尖的網友一眼看穿本質:
“什么教育失敗?分明是她的10萬獎金飛了!”
“用學生的人生賭自己業績,算盤珠子崩我臉上了!”
原來,基層教師圈里有個公開的秘密——帶出一個清北生,班主任獎金能高達6位數!學校更把“清北錄取率”當金字招牌招生,網傳該校曾為這批尖子生豪擲百萬專項經費培養。
而漆老師那句“讓學校100萬的付出、老師的傾情陪伴化為烏有”,無意間撕開了教育功利化的遮羞布:當名校錄取變成教師的KPI,學生的理想終究淪為他人功勛章。
校方火速滅火,輿論卻炸了鍋
事件發酵兩天后,學校連夜發布通報:
- 漆老師深刻檢討,向學生家長道歉
- 強調教師不得干預志愿填報,尊重學生意愿
- 三名學生最終按初心填報志愿
但網友的討論愈演愈烈:
“支持派”力挺學生清醒:
“張某峰早說了:理工科專業比學校更重要!專業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清北冷門專業出來月薪6000,復交計算機畢業年薪30萬,選錯才真毀一生!”
“反思派”直戳體制痛點:
“教育局考核學校看清北人數,學校壓老師,老師逼學生——這條利益鏈不斷,悲劇還得重演!”
“建議把獎金發給十年后成才的學生,而不是按通知書發!”
志愿填報的變局時刻
這三位學生的選擇絕非個例。調查顯示,近年超60%高考狀元優先考慮專業適配性,名校光環正讓位于務實規劃。而像上海交大等高校已取消轉專業績點限制,打破“一選定終身”的困局。
正如某教育學者的疾呼:
“當‘清北率’淪為政績籌碼,當教師的‘付出論’變成道德綁架,教育還剩幾分初心?”
自由的翅膀怎能為他人KPI而折
事件過后,22209班的教室恢復了平靜。
只是再沒人提起那個消失的“清北團隊合作群”。
三名學生背著書包走出校門時,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
他們的未來,終是握在了自己手中。
網友神總結:
老師氣的是獎金飛了,
學校急的是招牌砸了,
唯獨學生想的是——
“我的人生,關你P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