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科學,所以教育教學需要研究,我們把教育教學研究,簡稱之為“教研”。
本文以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研究為內容,來聊聊“教研,該研什么?”的話題。
我們國家基礎教育擁有世界上實踐領域最完善、最龐大的教研組織,從省級教育主管部門開始,分別有省級、設區市級、縣(市、區)級的專業專門教研機構,有專業人員配置,有工作職能職責,含組織、管理、指導、督查、評價等方面職能與職責,還有校級教研部門,負責學校教研工作。
教研助力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是一句沒有毛病的話,大家都這么說,你也這么說,我也這么說,他也這么說。因為,你不這么說,說明你不專業,你說的就有毛病了;我不這么說,說明我不專業,我說的就有毛病了。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再追問“教研靠什么助力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這句話,不但沒有毛病,而且很有教研味。翻譯過來,就是“教研,該研什么?”或者說“教研,研什么能助力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教研,該研什么?筆者認為,教研的“研”,應該有三個層級,每個層級有三個維度。教研的第一個層級及三個維度分別是研內容、研作業、研課堂;教研的第二個層級及三個維度分別是研課標、研評價、研教法;教研的第三個層級及三個維度分別是研學習、研學生、研教師。
01
研內容、研作業、研課堂
研內容是教研研究的學科立場或知識構建,教師基礎能力就是學科能力,即學科知識,教育教學也是從學科開始走向素養;教研應該從學科研究開始,學科知識是教育教學內容,教育者的學科素養是教育教學質量,以及教育者教育教學能力的前提性保障。
研作業,看似與研內容有重復之嫌,甚至有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如果,從內容維度來看,確是如此。這里研作業更聚焦結合學習內容和學生學習狀況,站在學科與學生學習狀況雙立場來思考作業,其意義與研內容還是有差別的。研作業是教師教育教學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體現教師教育教學專業能力顯性表現,還是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要環節。教師的作業設計、布置、批改與反饋,不僅是教學工作內容,還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表現,更是教育教學起點、評價和過程的循環式閉環。
研課堂,課堂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地位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課堂優則質量優,課堂活則學習樂。任何一所有品質的學校,其課堂一定是有品質的;任何一位優秀教師,其課堂一定是優質的;任何一名學業優秀的學生,其課堂學習一定是高質的。反之,任何一所有問題的學校,其課堂一定存在問題;任何一位不受學生歡迎教師,其課堂一定是不受歡迎的;任何一名學業不合格的學生,其課堂學習一定是低效的。課堂能直接產生教育教學和學習成效,課堂是學校教育主要時空與方式,課堂是體現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落實國家課程等方面要求的具體形式。
02
研課標、研評價、研教法
研課標,課程標準是課程依據,也是課程綱領,任何教師都要研究課程標準,沒有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的教師,學科教學會出現目標不清,結構不明,方式不佳,內容不準,評價不合等情況。課標與教材、與教學、與測試、與教法、與課堂等教育教學要素有內在邏輯關系,是這些教育教學要素方向性、結構性、內容性、評測性等方面的標準。
研評價,教育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引領,是教育教學指揮棒,教育教學評價范疇很廣,不同范疇,其評價也不盡相同。如:評價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等三個主體的評價,其評價目標、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團隊、評價結果使用等方面是不一樣。又如:評價學校不同的方面,即評價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與設備,評價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評價學校安全工作,評價學校黨建等方面的評價是不一樣的。教育教學評價不但是重點,也是難點,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更有必要。
研教法,教師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效果,也是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水平綜合與顯性的表現,教師教育教學方法基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價值追求、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目標、教育教學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如:教師知識儲備與自我學習,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方法;教師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方法;教師自我情緒調整,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方法;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等等。
03
研學習、研學生、研教師
研學習,學習如同教學一樣是科學而復雜,學習有共性規律和個性規律,有學習主體、學習內容、學習空間、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共性規律和個性規律。不同學科有其共性和個性學習規律,如:語文學科為代表的文科和數學學科為代表的理科,他們的學習規律有學習內容共性規律,同時帶有明顯的文科與理科學習個性規律。不同學段學生有共性和個性學習規律,如:學前兒童和小學生的學習有共同特點,又有明顯區別,這也是當下提倡幼小銜接的重要理論支撐。
研學生,教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是當下教育發展的趨勢,其核心價值是教育服務人,服務人的成長。因為有學生,教育就有存在的價值,學習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策略。教育者最需要研究的是學生,研究學生的基本特點、研究學生的個體特點、研究學生現狀及產生的原因、研究教育教學面臨學生種種可能,等等。
研教師,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最主要因素,教師發揮教育的組織、設計、指導、推進、管理、評價等作用。教師強,則教育強。充分說明教師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研要研究,教育發展需要什么樣的教師?教師應該成為什么樣子?教師如何真正成為學生的傳道授業解惑者?等問題。
教研存在的價值是什么?是助力教育發展,是助力教師發展,是助力學校發展,最終是助力學生成長。如何做教研?是教研存在價值的具體表達。
《重構教育生態 區域教育生態與區域教育發展》
教育政策、理論和實踐是影響教育發展的“三駕馬車”,本書試圖以融合的視域,尋找教育健康發展真正“關鍵”的要素。作者認為無論是課堂、課程、評價、隊伍等方面的變革,還是中考、高考、治理方式改革,其實都是部分的改變,還不足以為教育帶來質的發展。教育要發生真正的改革,應從教育生態構建出發。
重構教育生態,是教育發展的真正“要素”,教育生態優化,方能夯實教育發展之道。本書從不同主體,不同內容思考教育生態重構,更多的是實踐層面的理性思考,扎根于實然的教育生態,以期為教育工作者帶來更多深層次的啟發。
長按或微信掃碼
跳轉小程序
《做有溫度的教育》
本書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來對教育、教學、管理、課堂、教師、學生、學校文化、家校合作等問題的獨到的思考,是一本接地氣的教育著作。
本書思想性、現實性、可操作性都很強,是“做”出來的,是真正的“做”而論道,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長按或微信掃碼
跳轉小程序
歡迎關注并轉發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