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縣城南偏西,是北齊皇家陵寢區,其中講武城鎮的大冢營村居于中心位置。在這個村子的西北方向上,原本有三座高大的封土,被稱為“大?!钡模潜饼R政權的締造者高歡的陵墓,名曰義平陵。
高歡類似于曹操,生前是丞相。高洋稱帝建立北齊后,追封皇帝,謚號神武,廟號高祖。不過與曹操不同的是,到高歡祖父時已經家道沒落。所以他算是白手起家,靠實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權臣的位子上。
高歡祖籍今河北景縣,出身兵戶之家,世居懷朔鎮,也就是今內蒙古的固陽縣。雖然是漢人,但長期生活在邊界地帶,生活習慣已經與鮮卑人無異。加之其身材高大,長相俊美,為平步青云提供了基礎。
后來,破落子弟高歡迎娶了鮮卑女婁昭君,依靠其陪嫁的馬匹起家成為隊主。北魏末年,爆發了六鎮大起義,高歡加入義軍,先后依附杜洛周、葛榮,后歸附爾朱榮。此后,爾朱榮策劃河陰之變,又擊敗葛榮,成為北魏權臣,高歡也逐漸做大。
永安三年(530),爾朱榮被孝莊帝殺死后,其家族與北魏皇室展開了慘烈的斗爭,高歡選擇保存實力,坐山觀虎斗。一年后高歡在信都起兵,討伐爾朱氏家族,并擁立北魏宗室、渤海太守元朗為帝,翌年正月占領鄴城,高歡被封為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太師。又過了一年,殲滅爾朱氏家族,獨掌大權,并廢掉元朗,立元修為帝。
但很快元修又與高歡爆發了權利之戰,最后元修被迫前往關西依附宇文泰,高歡回到洛陽后,又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至此,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政權。不久,為遠離西魏威脅,將東魏國都遷至鄴城,開啟了鄴城東魏、北齊國都的時代。
此后十年間,高歡又多次對西魏用兵,但終究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尤其是在武定四年(546)的玉壁之戰中,損失慘重,讓其憂憤成疾,一病不起,最終在東魏武定五年(547)正月初一病逝于晉陽。三年后,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齊政權,被追封為高祖神武帝。
據說,當年長子高澄把高歡葬在了北響堂山石窟大佛洞頂部的石穴內,后將洞口徹底封死,并殺掉了全部工匠。但這種說法可信度很低,高歡的陵墓應該還是大冢營村得這座最大的墓冢。
大冢平面呈圓形,雖經歷代破壞,高度仍有30余米。后人在其頂部修建了慈靜寺,為附近村民求子祈福之所。此行,在田地里干農活的熱心村民還幫筆者聯系到了慈靜寺的看管員,但他們并不知道筆者要看的不是寺廟而只是其基礎下的墓冢。(冀446,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寫于2024年10月4日)
本頁圖片、文字、視頻為“烏何有之鄉大樹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搬運或他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