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漫卷姑蘇城,文脈激蕩十五載。7月3日至7日,第十五屆江蘇書展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圓滿舉辦。這場以“書香匯蘇韻 閱讀悅爭先”為號角的閱讀盛會,匯聚了超600家出版機構帶來的逾10萬種圖書,在32000平方米的空間里掀起浩瀚書海,以近170場精彩紛呈的閱讀活動,點燃來自各地讀者的熱情。本屆書展實現銷售2.56億元,創歷屆新高。
自2011年在南京啟航,江蘇書展15年來步履不停,今年是第十次落戶蘇州。摩肩接踵的讀者穿梭于書香長廊,名家講堂的智慧火花四濺,親子共讀的溫馨畫面處處可見——這場盛夏的文化盛宴,再次將“閱讀的盛會,讀者的節日”這一永恒主題,深深鐫刻在奔赴而來的全省讀者心中,更照亮了全國讀書人的精神版圖。
名家云集:
思想星火點燃閱讀盛宴
“書展不僅是展銷平臺,更是播種閱讀星火的‘引力場’。”蘇州大學的小陳已連續兩年為江蘇書展做志愿者。莫礪鋒的《白居易十講》、葛劍雄的歷史對談、曹文軒的童話王國、蘇童的精品力作……江蘇書展精心打造“名家+傳播”“辦展+辦會”模式,眾多文化名家參與閱讀推廣活動,化身一座座“文化燈塔”,引領讀者在這里遇見心儀好書、淘到精神食糧、感受文字魅力。
“作為連續15年參與江蘇書展的作者,我感到很幸福。”7月6日,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與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結聯袂創作的《金陵四十八景》舉行新書發布會,該書既是對南京歷史文脈的深度梳理,也是對金陵古都勝景的一次藝術巡禮。孫曉云對冒著酷暑來到“書超”現場的讀者朋友們表達了感謝。“每年書展都來追孫老師的簽名,這是我和傳統文化的約定。”來自南京的讀者馮偉說。
展館中心舞臺,作家蘇童新作《好天氣》讀者見面會被500余人擠得水泄不通,遠超200人容量。蘇州讀者曹女士高舉三本新書笑言:“《黃雀記》讓我愛上蘇童,今天又來追星了。”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作家張新科《鐵語》的簽售臺前,一名身著老兵紀念衫的讀者撫過書封道:“歷史需要被文字鐫刻。張新科歷時八年創作,填補了中韓攜手對抗法西斯這一表現領域的文學空白。”
書展的“名家引力場”同樣深深扎根于江蘇沃土。聚焦地域文化的閱讀活動精彩紛呈:《蘇州故事》以細膩溫潤的筆觸描繪蘇州,《蘇州運河十景》(口袋書)讓讀者將江南水韻“揣”進口袋,《打卡蘇州》帶大家領略現代姑蘇魅力。“書船長載江南月”——致敬92歲“文學山房”第三代傳人江澄波先生的活動現場,生動詮釋著江蘇文脈的生生不息。
服務破界:
云端書海連通千年文脈
“今年的銷售熱度比往年更盛,《魯迅小說全集》《手繪山海經》《好天氣》都賣斷貨了。”參展商楊倩倩邊整理展架,邊欣喜透露。
這縷書香正越飄越遠。書展不僅織密線上線下營銷網絡,還增強了“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新華書房”等品牌活動的聲量。展館布局也煥然一新,“舊書新知展區”“品質文化生活展區”“全國出版單位與地方特色文創展區”“文化主理人長廊”等新空間次第鋪開,“青少年閱讀嘉年華”與“全國少兒圖書交易會”亦顯熱鬧。書頁翻動間,全民閱讀的暖流正匯聚成時代風尚。
記者來到新設的“舊書新知展區”,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江蘇吳江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的珍貴墨跡,以2800元成交。孔夫子舊書網工作人員趙向濤告訴記者,這是孔夫子舊書網首次參加江蘇書展,帶來1000余種古籍舊書,其中江蘇相關文獻琳瑯滿目,張謇、俞平伯、顧頡剛、葉圣陶、錢鐘書等名家的手札信函靜靜陳列,無聲訴說著江蘇文脈的厚重與溫度。
展區中,一本明代嘉靖年間江蘇文正書院刻本《范文正公尺牘》堪稱“鎮場之寶”,標價68萬元。這部承載著宋代江蘇先賢范仲淹尺牘精華的珍本,歷經500余年滄桑,經近代藏書大家黃裳收藏和批跋,是江蘇文化星空里的一顆璀璨明珠。孔夫子網還帶來一本明代天啟年間陸廣微的《吳地記》,如一幅古老的導游圖卷,徐徐鋪開蘇州及其周邊地區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
書展邊界被無限拓寬,出版單位、作者及薦書達人紛紛進駐書展,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直播帶貨,“我們云上見”直播活動如火如荼。無法親臨現場的讀者,只需點擊屏幕,便能“云逛展、云閱讀、云購書、云互動”。
服務細節也浸潤著無微不至的關懷。讀者休息區更加寬敞,輕食餐飲便捷可取,嘉賓通道、導購目錄、寄遞站點、安全提示一應俱全。書展導覽小程序如同隨身向導,圖書查詢、活動報名、展館導覽盡在掌握。各地展場書店紛紛設立閱讀專區,讓馥郁書香在每一個角落彌漫開來。
體驗升級:
科學童趣碰撞文化基因
指尖輕點,3D書頁在眼前翻動;戴上VR眼鏡,瞬間踏上星球地表。本屆書展現場,科技浪潮與千年文脈碰撞出火花——孩子們在鳳凰科技人工智能體驗區排隊,只為和機器人對弈一局國際象棋;在綜合體質測試儀前揮舞,體驗“無感知AI跑步”。本屆書展在展示展銷好書的同時,推出一系列與“書”相關的專業展陳和體驗活動:“抗戰為什么贏”圖片展、“出版的印記”經典舊版圖書展、“尋蝶探秘,守護生態家園”圖片展、“蘇州文學風采展”、蘇式書香文化體驗空間……讀者對知識的吸收,在體驗中加碼。
“太空種菜和地球耕作有什么不同?”“祝融號如何在火星漫步執行任務?”中國航天沉浸式VR+AR數字課堂成為最火爆的“星際港口”。書架上陳列的“種植魔盒”宛如微縮自然生態園,吸引著孩子們好奇的目光。
“看!我的頭發豎起來了!”“科普實驗體驗區”傳來陣陣歡笑。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將科普類暢銷書《吳姥姥不刷題·科學真好玩》搬進現場,帶著孩子們完成“摩擦起電”“左右顛倒的小雞”“沙包怎樣轉動更快”等實驗,涉及物理學的磁、力、電、光等方面知識。工作人員高靜介紹:“書展期間,我們接待了上千名小科學家親自動手做實驗,在闖關過卡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書展有期,閱讀無界。十五載光陰流轉,江蘇書展這艘載著文脈長河的巨舟,以閱讀為帆,以創新為槳,滿載讀者對知識的渴求與對未來的期許,駛向下一個更加遼闊的“全民閱讀”新航程。
江南時報記者 錢月明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