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2日,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稱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通社證實越美領導人通電話談及關稅問題。根據協議,越南出口美國商品關稅降至20%,轉運商品則征40%,美國輸越商品享零關稅。這意味著越南市場將面臨美國商品沖擊,本土企業生存空間被擠壓。協議中“轉運商品”主要指向含中國零部件經越南出口的商品,直接影響中越經貿合作。
越南做出這一選擇,源于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2024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達1230億美元,占其經濟總量近30%。若拒簽協議,經濟或萎縮超5%,胡志明市六成工廠可能停工。越南還希望借此爭取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取消部分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只是美國是否兌現仍是未知數。越南妥協產生連鎖反應。柬埔寨緊隨其后與美達成關稅協議,條款疑似與越南相似,含限制轉運中國產品內容。
特朗普(資料圖)
印度尼西亞承諾對70%美國商品征近乎零關稅,并自信能在7月9日前簽協議。泰國計劃未來五年將對美貿易順差縮減七成,力求貿易平衡。馬來西亞則在與美談判關鍵期,宣布對中國進口鋼鐵征臨時反傾銷稅,其貿易部長稱談判進展順利,此舉被指為向美示好,卻可能使本國汽車、機械生產成本增加15%到20%。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堅決反對任何以犧牲中方利益達成交易的行為,將予以反制。
中國是東盟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中美與東盟貿易額分別約9000億和3600億美元,中國還是東南亞國家機械設備、工業原料主要供應國。讓人意外的是,就在越南與美簽協議當天,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連退兩步。美國政府致信能源公司,要求取消乙烷對華出口限制。西門子等科技公司收到通知,美國取消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出口限制。美媒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在對華示好,或為緩和關系及籌備訪華鋪路,也可能希望換取中國在稀土問題上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在芯片領域限制一向嚴格,此次放寬實屬罕見,側面反映出稀土管制對美國的影響。中國在芯片和人工智能領域已有多個突破,即便沒有美國放寬限制,未來數年也有望趕上先進制程水平。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后,雙方確認落實元首通話共識及日內瓦會談成果細節,團隊正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成果。中方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美方也通報了取消對華限制性措施的行動。
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全球貿易格局的復雜變動。東南亞國家在中美之間的選擇各有考量,而美國的政策調整也充滿變數。中國始終堅持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同時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分歧,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穩步前行。歐盟方面,中國商務部對歐盟白蘭地反傾銷調查認定存在傾銷,卻接受34家歐盟企業價格承諾,法國三大干邑集團在免征名單,獲法國外長稱贊。
越南工廠(資料圖)
中歐電動汽車談判技術部分基本完成,分歧集中在最低價格機制和聯合監督執行等細節,中方提議約3萬歐元,歐盟希望3.5萬到4萬歐元,雙方均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中國還積極開辟新市場,上個月對非洲53國實施零關稅政策生效,覆蓋咖啡、可可、礦產等千余種商品,為自身貿易發展增添新動力。全球貿易的博弈仍在繼續,各國的每一步選擇都將影響未來的貿易走向。中國在堅守底線的同時,不斷拓展合作空間,以應對多變的國際形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