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柯柏妮
沒想到,童漠男在脫口秀節目上說的“音樂節上拜天地”真的成為了現實。如今,已經有情侶在音樂節的熱烈氛圍里,把婚姻登記處變成了最潮的“打卡點”,儀式感拉滿!
當婚登處搬進音樂節現場
據烏魯木齊媒體報道,7月13日下午三點,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民政局的臨時登記點將在天山明月城擺好紅色背景板,為參加2025新疆超級草莓音樂節的新人提供結婚登記服務。
屆時,符合條件的內地居民攜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3張近期二寸結婚登記證件照及其他相關材料,就能在音樂節的氛圍中完成結婚登記。
實際上,這種的新穎的領證模式已在多地開花。
5月17-18日,成都草莓音樂節舉辦期間,單日吸引了2.3萬年輕歌迷。成都市青羊區非遺博覽園婚姻登記處敏銳抓住這一契機,通過精心的路線引導和氛圍營造,成功吸引大量年輕人打卡,甚至催生了“跨省領證”的新鮮事兒,形成了獨特的“領證+打卡”熱潮。
6月28日下午,在浙江寧波象山商會大廈的東海音樂節現場,10對新人在眾人的祝福聲中,緩緩走向舞臺,完成了集體婚禮。
據悉,此次東海音樂節由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象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指導,音樂節集體婚禮由寧波晚報、象山縣民政局與東海音樂節聯合打造。
其中,頒證儀式打破傳統,從婚登大廳轉移到音樂節現場,在浪漫音樂與濱海風光的環繞下實現了全新升級。
活動當天,象山民政局特意開通結婚登記窗口,全國各地的新人都能在此享受從填表審核領結婚證到音樂節現場頒證的一站式服務,讓婚姻登記變得更加便捷且富有儀式感。
全國通辦讓愛沒有地域結界
“以前跨省領證像闖關,現在拿著身份證就能在音樂節搞定”,這一便捷轉變,得益于今年5月10日正式施行的新修訂《婚姻登記條例》。
新條例規定,內地居民申請結婚登記不再需要出具戶口簿,可以在任一有相關婚姻登記權限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實現了婚姻登記“全國通辦”。
政策帶來的便利,還催生出了一系列奇妙的經濟現象。
成都音樂節期間,非遺博覽園周邊的照相館順勢推出“搖滾證件照”套餐,化妝師專門為新人設計充滿個性的“舞臺妝”;寧波的婚戒品牌迅速反應,趕制出迷你吉他造型的特色戒指,在登記點旁擺攤售賣,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從數據上看,民政部信息顯示,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實施后全國異地登記占比從6%大幅升至15%。這種創新模式,呼應了國家“優化婚育服務”的號召,讓“說走就走的領證” 成為可能。
為什么要推行全國通辦?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是順應時代發展、滿足群眾需求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戶籍地工作、生活、戀愛。
此前,婚姻登記需在一方戶籍地辦理的規定,給異地戀情侶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僅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往返戶籍地,還可能因時間沖突等問題影響結婚計劃。
“全國通辦”打破了地域限制,讓婚姻登記不再受戶籍地束縛,切實為群眾提供了便利,解決了異地婚姻登記的痛點。
推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背后蘊含著多重深意和倡導方向。
首先,是倡導“以人為本” 的服務理念。國家始終將人民群眾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通過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簡化辦事流程,讓群眾在辦理婚姻登記等事務時更加便捷高效,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其次,是倡導健康的婚戀觀。通過提供便利的婚姻登記服務,為適齡青年創造良好的婚戀環境,鼓勵他們在合適的時機組建家庭,承擔起家庭責任,促進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
國家通過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優化婚育環境,既滿足了群眾的實際需求,也在積極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和家庭觀,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而音樂節現場辦理婚姻登記等創新形式,正是在這一政策背景下應運而生,讓婚姻登記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進一步呼應了國家的倡導。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