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區楊樹江:以文史赤誠守護抗戰記憶與老區根脈
河北新聞出版網訊:今年六月份以來,保定市徐水區文史愛好者、徐水老促會理事楊樹江在他創辦的“寒嵐藏奇”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上陸續刊發二十余篇“徐水抗戰英雄譜”系列人物及黨史故事,以此種方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受到廣泛關注。許多徐水網友表示,這些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徐水老區干部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程,他們永遠不能忘記革命先烈和抗戰英雄,同時會銘記歷史,傳承賡續偉大抗戰精神和徐水老區精神,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經濟強區美麗徐水貢獻積極力量。
▲2025年3月,楊樹江(左一)采訪民間學者青廟營村馬振啟老人。 楊章鐵攝
“抗日戰爭期間,徐水的先烈和英雄們為保衛家園拋頭顱、灑熱血,不畏犧牲,換來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為土生土長的徐水人,我有責任深挖家鄉的抗戰歷史,守護抗戰記憶與老區根脈,努力講好紅色故事,助力老區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今年以來,楊樹江把大量業余時間,用在查黨史查縣志和村志、訪問老黨員和拜訪老英雄家人上,多渠道搜集整理了十幾萬字的徐水抗戰歷史資料和幾十幅珍貴抗戰老照片,制作了十幾期抗戰影像視頻。這些作品客觀公正地還原徐水抗戰歷史真相,并于今年6月至10月期間陸續宣傳報道。截至7月7日,“寒嵐藏奇”微信公眾號刊發介紹徐水抗戰英雄張瑞、張品、李魁林、賈正喜、李子清的系列文章點擊和轉發量超過30萬次;“寒嵐藏奇”視頻號播發的《豐碑》再現“陳莊慘案”的悲壯、《永遠的豐碑》追憶公安英烈辛力壯、《祭奠先烈》讓楊紅振的名字重煥光芒。專訪文史專家靳鳳云,講述革命烈士唐澍和徐水第一個黨支部的星火起源,讓紅色根脈在新時代的土壤中繼續深扎……
楊樹江愛好廣泛,除酷愛詩文寫作外,還涉及書法、繪畫、篆刻、朗誦、攝影、攝像等多個藝術領域。自2005年聽聞本村楊紅振、翁保琨兩位烈士的事跡起,楊樹江便踏上了為英雄立傳的尋訪長路。2016年2月,他開通“寒嵐藏奇”微信公眾號,十年耕耘,3300余篇圖文音像,使之成為徐水民間歷史文化的鮮活檔案庫。2021年,他又躬身開拓視頻陣地,以一己之力撰寫、拍攝、制作。
▲2021年9月3日,楊樹江(左一)采訪《敵后武工隊》一書中“賈正”的原型賈正喜。 楊章鐵攝
“每思祖國金湯固,常憶英雄鐵甲寒。”這是楊樹江非常喜歡的一副對聯。憑著對英烈忠魂這份虔誠,楊樹江清晰地給自己下一步研究家鄉文史工作定下目標——為徐水這座老城擦亮記憶的坐標,讓血火淬煉的老區精神化為振興路上不滅的燈火。
(保定市徐水區老促會供稿)
責任編輯:蔡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