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外媒報道,越南貿易部發表了一份對中國的聲明,大概意思就是:對原產于中國的部分熱軋卷鋼產品征收高達27.83%的反傾銷稅。
關鍵是,越南是在7月7日發表的聲明,可這份聲明的生效日期卻是7月6日。
越南如此急迫,討好美國的心態肉眼可見。
而且,目前還沒有出現過生效日期,趕在發布聲明之前的,也就是說,要是有人在6號做生意,那直接就被坑了一把,也上不了臺面。
就算是特朗普,他再急也沒干過這種事。
7月21日時,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突然更新:“偉大的協議!越南終于低頭,美國工人贏了!”
在美越最新的協議上,規定越南輸美商品征收20%關稅,但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貨物”征收40%懲罰性關稅。
幾乎是同一時間段,越南中資的工廠就被美國客戶給喊停了。
這件事其實早有預兆,3個月前,越南對中國合金鋼鍍層板征收37%反傾銷稅,中國風電設備更遭遇97%的關稅。
越南財政部試圖解釋,這是“保護本土產業”,可很快就被美國給拆穿了,說這是越南向美方遞交的“投名狀”,試圖換取美國對越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
或許,在關稅最開始時,越南的處境確實很困難。
46%的關稅,讓越南股市單日暴跌6.7%,匯率創下0.3872美元的歷史冰點。
37%的出口依賴美國市場,對美順差占GDP近30%。當特朗普給出“減稅26%”的誘惑時,越南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毫不猶豫將刀刺向了昔日盟友。
可越南自己“舒坦”了,卻對“抗美關稅”帶來了極壞的影響。
美國一開始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將各個國家挨個擊潰,讓我們無法團結起來。
美國并不是無懈可擊的,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先崩潰的肯定是美國,可惜,越南的背叛就像是拉開了一道口子。
根據越南新規要求,所有商品提供區塊鏈溯源證明,中國零部件占比超過35%即觸發高額關稅。
然而,越南60%的電子元件、90%的稀土永磁體依賴中國供應,所謂“越南制造”實為“中國組件+越南組裝”的模式。
按美國要求切斷中國供應鏈,最新款手機主板成本將飆升21%,但完全使用中國原料又面臨40%關稅。
越南生產商,如今是左邊飆升21%成本,右邊40%關稅,兩邊都不討好。
美國要求享受20%關稅的商品必須在越南完成“實質性加工”,核心工序不得外包。這直接動搖了耐克(越南產能占50%)、阿迪達斯(39%)等企業的根基。它們的鞋底模具、智能縫紉機仍由中國供貨。
越南犧牲中國利益,這種撕破臉的行為看似吃虧,越南卻對此沾沾自喜。
他們認為,各國遲早屈服,搶先和美國簽訂協議是搶占先機,而且日韓等國家還在和美國談判,越南反倒是會獲得美國的資源傾注。
而且,比起46%的關稅,越南顯然認同了20%的關稅,是比較占便宜的。
最后也是越南的野心,想把投資者的產業全部挪到越南,這樣他們也會獲得投資。
從越南對美的情況看,或許越南占了一點先機,可越南也成出頭鳥。
美國利用越南當圖像模板,越南出口美工是20%的關稅,美國出口越南卻是零關稅,接下來,其他國家也會被美國威脅,成為下一個越南。
各國對越南還會有好臉色嗎?
越南也太小瞧中國反制的決心了,對于越南的行為,中方回應是“正在評估”。
也就是說,中方對越南的行為很重視,甚至無法一時間拿出對應的回應,可后果只會更加嚴重,不會有例外。
就沖越南對中方原材料的依賴,他落不到好處。
越南以為自己都要拿個美國這些條件,就結束了嗎?
美國是想用各國的血來喂養美國,將“美國優先”發揚光大,特朗普不會只滿足于一個協議,日韓如此堅持,就是吃了這個虧。
這一次,美國對日關稅是25%,可日本對美國還不夠順從嗎?
特朗普卻因為日本沒買美國大米,再三對日本進行威脅,韓國更是被稱作“在美軍基地建國”,卻也被美國逼著簽下對美汽車出口配額。
越南高估了自己的份量,一旦美國拿著越南的例子,去說服其它國家,很難說這些國家不會記恨上越南。
就算他們不會,中方對越南的反制也夠越南喝一壺的了,到時候越南陷入困境,第一個拋棄他們的就是美國。
如今,關稅暫停其期限被延長8月1日,特朗普又利用信函給各國“壓力”,不知道哪個國家會成為下一個越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