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內生機盎然。陽光下,孔雀藍釉色的綠陶制品泛著溫潤光澤,西昌市金茂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邊海霞手持一款精致綠陶杯細細端詳,贊嘆道:“這抹‘會理綠’比濾鏡還高級!”她帶領的團隊正在此開展黨建團建活動。不遠處,西南財經大學和西昌學院的學生們忙著研學實踐,拉坯機前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作為一項傳承千年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會理綠陶正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書寫著非遺傳承的新故事。
會理綠陶。鐘蘭蓉攝
從昔日的花盆、菜壇等生活用具,到如今兼具實用與美感的茶具、擺件,再到融入日常的項鏈、耳飾、冰箱貼等文創產品,會理綠陶的“進化”軌跡,正是傳統工藝擁抱現代生活的生動注腳。
“在產品開發中,我們始終堅持創新理念,既保留傳統綠陶特有的釉色和燒制工藝,又巧妙融入符合當代審美的設計理念,讓產品既實用又時尚。”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負責人王繼蘭道出了綠陶獲得新時代消費者喜愛的關鍵。這種創新,讓非遺技藝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也讓古老工藝以更輕盈的姿態走進尋常生活。
指著剛出窯的新品,王繼蘭介紹,“這是我們今天剛出窯的大號花瓶冰箱貼,這個款式還有小號的,很多來會理旅游的游客都會順道參觀綠陶博物館,年輕游客可能平時不太喝茶,這些小而精的伴手禮就特別受歡迎。”她拿起一款925純銀包邊的綠陶耳飾繼續說:“像這樣的飾品既保留了傳統工藝,又符合現代審美,送人自用都很體面。”
活動現場。鐘蘭蓉攝
為讓綠陶真正“潮”起來,會理綠陶文化產業園近年來持續發力:積極聯合高校、設計機構推進產學研合作,開發契合當代審美的新產品;設立青年創客空間,吸引大學生和年輕設計師投身綠陶研發;著力拓展線上銷售渠道……一系列舉措,讓會理綠陶以更年輕的表達方式煥發生機,也為非遺傳承注入了新動能。
千年窯火不熄,創新之路不止。會理綠陶的探索,正讓非遺在時代浪潮中綻放新彩,為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提供著鮮活樣本。(鐘蘭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