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發帖,要30000塊還是要命,38歲的東莞工人得知自己主動脈夾層70%死亡率后,選擇自生自滅。負責的醫生得知后一秒沒猶豫直接轉賬30000留下三個字“先救命”。
不要小看這3萬塊,這背后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醫生的職業信仰,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這個團隊的執念和自掏腰包的魄力,這位底層的打工人很可能熬不過那個夜晚,要知道不是誰都有勇氣從自己兜里掏錢救一個完全陌生的人,這樣的醫生工資再高,也配得上。
- 這究竟是咋回事?
這位自掏三萬救人的醫生,是東莞市人民醫院的郭素峽醫生。
6月30日中午,38歲的章明在工廠工作時突感身體不適,起初以為是普通勞損,未加以重視。但到下午疼痛加劇,難以忍受的他于下午四點前往謝崗醫院就診。
經檢查,章明被診斷為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極其危險、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疾病。醫生嚴肅告知章明,如果不及時手術,隨時可能引發休克甚至致命,死亡幾率超六成。然而,章明卻做出了放棄治療的決定,即便醫生們苦口婆心勸導,他也態度堅決,甚至不愿提供家屬和單位聯系方式。
后來,副主任盧炯斌察覺到章明拒絕手術或許是因為經濟原因。原來手術費用需五萬余元,扣除陜西老家醫保報銷后,自費部分約三萬元,這對章明來說是難以承受的負擔。郭素峽醫生得知情況后,明確表態哪怕自己墊資,也要讓章明接受治療,最終自掏腰包拿出3萬元為他墊付手術費用。
針對此事,有網友感慨,終究還是善良的人承擔了所有。善良的醫生被推在前端,見證各種人間疾苦。
有網友唏噓,這樣的醫生只能說是寥寥無幾,遇見都是萬幸中的萬幸,普通人還是要靠醫療體系支撐,多反思為啥看病那么貴吧!
有網友表示,這種手術機會少之又少,3萬墊資買到一次教學機會,任何醫生都會選擇墊資進修。但是還是謝謝盧醫生,救人成功。
- 不得不說,章明是幸運的,及時入院遇到了醫術高明并且心善的醫生,才把他從死亡的邊緣給拽了回來。
而郭醫生的行動,源于強烈的職業信念和責任感,深刻體現“生命至上”的醫者仁心,這樣的醫生真的太少了。
然而,更值得深思的是,依靠醫生個人墊錢來救命,終究不是解決這個社會問題的根本辦法。當下醫療保障體系,在應對重大疾病經濟風險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