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家孩子不就是有點駝背嗎?”
“這個矯正帶網上都說有效,
怎么越戴越歪?”
隨著暑假來臨
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康復醫學中心
迎來了脊柱側彎就診高峰
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趕到醫院排隊檢查
記者從該中心了解到,
每年暑期中心的脊柱側彎
就診量都會出現井噴,
達到平日的3-4倍。
▲在省立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醫生正在為患者檢查
更令人憂心的是,近年來就診患者呈現低齡化趨勢,中重度側彎比例也在持續上升。那些被“網紅矯正器”耽誤的青春、因“等等看”錯失的治療良機,正在真實地改變著孩子們的人生軌跡。
治療誤區帶來沉重代價
在眾多就診患者中,15歲女孩小麗(化名)的經歷令人唏噓。
兩年前,13歲的小麗被診斷出脊柱側彎12度,醫生建議立即開始運動康復治療。然而家長聽信了“矯正背心”銷售人員的宣傳,選擇了一種號稱“便捷有效”的矯正器具。
兩年間,小麗每天堅持佩戴,結果側彎度數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惡化至25度,胸廓也出現明顯變形,最終影響了中考體育成績,與心儀的高中失之交臂。
無獨有偶,小佳(化名)在13歲時被查出患有脊柱側彎。由于當時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長大自然會好”,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隨著時間推移,小佳側彎程度不斷加重。大學畢業后,小佳在公務員考試體檢環節,因重度脊柱側彎被淘汰,人生軌跡因此改變。
遠非“體態不佳”這般簡單
省立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余德標強調,脊柱側彎的危害不容小覷。除了導致體態異常外,還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多方面影響:
?呼吸功能:脊柱每彎曲2.6度,肺活量下降1%
?消化系統: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生活質量:常伴隨疼痛、睡眠障礙等問題
?心理健康: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影響社交
在一些電商平臺,
標榜“7天挺拔”的矯正帶月銷過萬
針對市面上各種姿勢矯正產品,余德標特別指出,美國骨科醫師學會與脊柱側彎研究學會指南明確區分了消費類產品與醫用支具。
2019年的相關研究表明,消費類矯正產品的研究質量普遍欠佳,缺乏實質性的治療效果。
而醫用支具僅適用于生長期兒童中度側彎(25-50度)的治療,且有嚴格的醫學指征。
正確區分側彎類型
余德標介紹,
脊柱側彎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姿勢性脊柱側彎:由不良姿勢引起,常見誘因包括: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久坐學習、 維生素C/D攝入不足、缺乏戶外運動、課桌椅高度不合適等,其預后情況良好。
結構性(特發性)脊柱側彎: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預后較姿勢性脊柱側彎差。
專家提醒,
發現脊柱側彎后不能簡單
歸因于姿勢問題或書包過重,
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余德標醫生為脊柱側彎患者檢查
如何科學應對脊柱側彎
“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余德標再三強調,“家長切勿輕信虛假宣傳,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定期篩查、科學治療才是正確選擇。”
對于脊柱側彎的治療,目前有專業的分級治療建議:
●側彎角度<10度:定期觀察
●10-25度(輕度):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康復,每周2-3次,持續6個月
●25-40度(中度):運動治療配合支具治療,每天佩戴18-22小時
●>40度(重度):考慮手術治療,術后配合康復訓練
余德標表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姿態有異常改變,比如坐姿歪斜、背部異常隆起、高低肩、長短腿、臀部或身體偏歪等情況,應該及時就醫。暑期是脊柱健康檢查的理想時機,建議利用這段時間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評估治療。
▲醫生指導患者做schroth訓練(schroth是德國專門針對脊柱側彎開發的康復訓練)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林穎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