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超首屆女足公開賽舉行。(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濤)隨著蘇超爆火,深圳市街道足球超級聯賽(以下簡稱“深圳街超”)也頻頻出圈。近日,“深圳街超”的一條普通視頻又火了,短短數小時,轉發量過千。深圳街超2023年5月在坪山區首創,兩年來,這一根植于基層的足球賽事創新不斷。街超將足球競技與市民表演、科技體驗、文旅消費和民意收集相融合,探索出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從U7到60+全年齡段 街超成社會聯結紐帶
如何帶動更多的市民參與體育運動,面對多元社區結構與基層治理難題又該如何突破,深圳需要創新社會聯結紐帶。足球比賽正是這樣一條紐帶,深圳街超更是如此。
2023年首屆賽事以“創新坪山杯”為起點,12支街道球隊參賽,線上觀看量突破600萬人次。2024年,規模擴展至32支球隊,全市街道參與率達43%,包括16名外籍球員參賽。
2025年,街超構建起“超街坊”“超鵬友”“超未來”三大體系,覆蓋從U7青少年賽事到60+元老賽的全年齡段,賽事貫穿全年,單場賽事最高瀏覽量超500萬次。67歲的企業家肖理作為最年長參賽者,成為“老有所為”的社區典范。
深圳街超俱樂部、深圳街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街超實業有限公司相繼成立。三家公司分別聘請足球名宿李健華、袁琳、黃南夫擔任總經理。為了推廣街超,袁琳每個星期都會踢一兩場球,他說,希望通過街超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促進社區之間和街道之間的聯系。
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街超背后是一連串創新
深圳街超不僅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比賽,也成為一種獨特的“黏合劑”,在推進社區建設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街超將足球場變成了市民展示自我的大舞臺。在正賽開賽前和比賽間隙,“街超大舞臺”會定期上演,除了麒麟舞、英歌舞等非遺表演,還吸引超2000人次市民在“街超大舞臺”展示自我。快遞員宋小松賽場獻唱《海闊天空》的視頻獲得百萬轉發,衍生出“街超網紅”現象。
深圳街超還成為基層治理的試驗田。今年初,深圳街超街道工商聯(商會)足球邀請賽圓滿落幕,精彩賽事伴隨著歡樂的聚會,增進了大家對街道和社區的歸屬感。街超還在推動建立街道黨工委、足協、企業三方協同機制,開發“街超智慧平臺”,集成賽事報名、場地預約、民意收集等功能,結合民生微實事辦理,創新基層治理。
深圳街超助力“百千萬工程”,產生顯著社會效益。累計開展52場公益巡回賽,遍布廣東、江西、貴州等44個鎮村。街超公益開展訓練器材捐贈、教練培訓、直播帶貨等活動,累計助力農產品銷售超1000余萬元,捐贈足球裝備超百萬元,培訓足球青少年超1000人次。
深圳街超也成為了科技產品展示的舞臺。全新LED顯示大屏、大疆無人機直播、5G+VR觀賽等技術在賽場運用,未來還將強化科技賦能。
引發全國關注 贏得各方高度評價
深圳街超引發全國關注。韓喬生、容志行、郜林、彭偉國等大咖來到現場,助力街超。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上百家媒體,對賽事進行了廣泛報道。街超寫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并獲評深圳市“十大特色體育賽事”,中國足協副主席許基仁評價深圳街超為“草根足球理念的鮮活實踐”。
目前,第三屆深圳街超正在緊張籌備當中,今年的比賽規模將再創新高。賽事承辦方負責人稱,希望全市每個街道都能參賽,讓更多人走上球場、融入社區、感受城市溫度。
業內人士稱,深圳街超不僅成為全民參與的足球賽事,還構建起街道、企業、市民多元共治的社會生態,為超大城市基層治理帶來了有益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