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射陽縣人民法院黃沙港人民法庭打造“‘漁’你相約·‘典’亮漁都”黨建品牌——
5000畝海鮮貝類終于續上“救命水”
芒種剛過,暑氣漸盛。老張補交水電費后,供電的水泵開足馬力,隆隆作響,清澈的庫水順著規整的溝渠奔涌向前,送達到每一塊養殖塘口,近5000畝海鮮貝類貪婪地吮吸著這期盼已久的“救命水”。
老張與老丁等25戶養殖戶的土地租賃系列糾紛,也隨之畫上圓滿句號。
老張是江蘇省射陽縣人,他與養殖戶的糾紛要從2021年說起。
因江蘇沿海開發和鹽堿地綜合治理利用,老張于2010年取得射陽縣黃沙港鎮東沙港6000多畝灘涂地的使用權。2021年,他與老丁等養殖戶簽訂土地租賃合同,其中5000畝供養殖戶們開展海鮮貝類等水產養殖。
2024年9月,雙方因承包費問題產生糾紛,老張一氣之下,一紙訴狀將其中6戶養殖戶告上法院,并停交水電費。
眼看糾紛愈演愈烈,江蘇省射陽縣人民法院黃沙港人民法庭法官練國存決定去現場實地調查、開展調解。
去往塘口的路上,警車一路顛簸前行。練國存剛下車說明來意,養殖戶們就紛紛圍上來訴苦:“這租金我們沒法交,去年大潮倒灌還淹了我兩處塘口,這損失誰賠”“種苗才投放不久,塘口水泵就停止供水了”……
“如果不按合同交租金,我要一個一個告上法庭!”老張放出狠話后轉身離去。
第一次現場調解,練國存碰了一鼻子灰。
解紛壓力倍增,練國存在法庭內來回踱步,墻上“‘漁’你相約·‘典’亮漁都”的黨建品牌標識映入眼簾,他似乎找到了解紛密碼。
新一輪調解,練國存邀請鎮綜治中心、司法所和村居黨支部等的相關人員一起到塘口現場。
剛下過一場雨,塘埂上的泥巴路不好走,大家穿上雨靴向一間低矮的平房走去。
平房是老張的工作用房,老張有些歉意地說:“靠近魚塘,腥味重,請大家包涵?!彼呎f邊把扇子和報紙分發給大家,用來驅趕蠅蟲。
“你的租金本身就不低,去年我們也損失很大,你們看……”老丁拿出手機翻出去年貝類死亡的照片。
這時,老張也把有些泛黃、帶有褶皺的合同攤在桌上:“之前租金一直按合同來的,現在咋不按這個履行!”
眼見雙方又一次“針尖對麥芒”,洋河村的老支書劉必彩對老張說:“坐下喝口水歇歇!今天來了這么多人,我們就不開‘批評大會’了,一起好好談談,怎么樣?”
“你們合作好幾年了,大家各退讓一步,實際上是相互成就?!辨偩C治中心負責人張麗娟說道。
鎮國土所老所長、法庭“連心”調解室調解員李宏連接著勸導,讓老張和老丁相互理解。
眾人劃槳開大船。很快,充滿“火藥味”的調解現場漸漸降溫。
老張的態度逐漸緩和,表示租金可以考慮降低。
練國存趁熱打鐵,提出和解方案。經協商,最終老張同意將塘口每月每畝租金降300元,老丁等人支付了差欠租金,剩余19戶也參照老丁等人的調解方案達成協議,并現場履行。
愁苦了幾個月的養殖戶們,望著池塘里豐收在望的貝類,相互交談著,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據黃沙港法庭黨支部書記、庭長唐文靜介紹,黃沙港是國家中心漁港,漁業、養殖業發達。黃沙港法庭打造“‘漁’你相約·‘典’亮漁都”黨建品牌,通過與轄區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居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發揮法官善于說法和其他成員善于說理的優勢,構建“黨建+業務”工作模式。近年來,開展理論聯學、糾紛聯調、矛盾聯治等共建活動21次,指導3個漁村修訂村規民約,深入一線參與化解涉土地、漁業等糾紛300余起,共同推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黃沙港法庭以黨建引領‘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是人民法院站穩解紛最前沿、服務群眾第一線的生動實踐?!苯K省人大代表、射陽縣植物保護站副站長吳樹靜說道。
來源:人民法院報·4版
記者:鄭衛平丨通訊員:王偉 郝怡敏
見習編輯:姚瀚|聯系電話:(010)67550939|電子郵箱:fyxw@rmfyb.cn
新媒體編輯:楊書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