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數獨家獲悉,這一次,債主是東方資管。
這一次,要被處置的泰禾·中國院子,足足有51套,數量上是歷史之最。
不同于之前華融和北京國建建筑裝飾工程公司處置中國院子的方式,東方資管沒有用阿里法拍,而是選擇在天津產權交易所上進行資產推薦。
兩種方式觀感上最大的區別或許在于,前者動靜大,后者動靜小。
7月7日,天津產權交易所更新了這51套中國院子的信息。不過,頁面上沒有債主信息,也沒標明具體的價格,僅有“面議”兩字。
泰禾·中國院子之于泰禾,意義重大。
簡單來說,沒有中國院子,就沒有泰禾,它是黃老板商業帝國最耀眼的資產基石之一。
它不僅是泰禾“院子系”產品的開山之作與頂級IP,更是其品牌溢價的核心來源,曾連續四次入選“亞洲十大超級豪宅”。黃老板在內部會議中每每提及,總難掩其文化自信與珍視之情。
項目位于北京通州京杭大運河畔,容積率僅0.33,由200余套獨棟別墅組成,中式和歐式風格各半,基本為現房。
二十多年前,通過股權收購(持股約64%)獲取地塊,泰禾開啟了在北京的新征程。
即便放在現在來看,中國院子的那些中式風格別墅,也是引領性和獨樹一幟的存在,屬于能跨越地產周期的經典作品。
另一家閩系房企建發可以復制它的殼,但無法復制它的魂。
路數梳理發現,此次的51套房源,單套建筑面積(含地下不含花園)從320㎡至1837㎡不等,其中37套為毛坯,剩余的14套是精裝修,不排除就是當年的樣板房。
按當年約8萬元/㎡的期房取證價格估算,這51套房源估值約24.3億元,單套價格在2500萬~1.5億之間。若計入500~2800㎡不等的花園面積,總估值可達約62億元。
51套房源中,歐式風格29套,中式風格22套。
房源年限上,歐式風格的大部分集中在2008年和2009年取得期房銷售許可,在2009~2012年里轉為現房銷售。中式風格的則在更早的2004年集中取得期房銷售許可,在2006年、2010年和2012年三年里轉為現房銷售。
路數交叉對比北京住建局數據后,還有個更有意思的發現,51套中有25套,早在2009年~2012年就顯示“已售”。
這意味著,這25套房源很可能在當年被泰禾內部消化,捂在手上長達十年之久,成為隱秘的“家底”。
多年來,圍繞中國院子的金主爸爸們更迭不斷,包括民生銀行、中信、華融等。但東方資管,始終扮演著重量級甚至可能是最大債權人的角色。
東方資管算是泰禾的老朋友了。它也不是第一次和泰禾·中國院子有交集。
路數翻查發現,早在2012年,泰禾就曾以63套中國院子及配套物業作為抵押,向東方資產融資12億元。2018年泰禾危機初顯時,東方資管又率先與泰禾簽署了《債務重組協議》。
然而至2022年,因泰禾未能履約,東方資管訴諸法律后來勝訴,17.65億元的本金,利息跳升至16.5%。妥妥的高利貸了。
正是基于判決及抵押權的法律效力,東方資管行使資產優先受償權。也就有了這一次51套中國院子在天津產權交易所掛網。
2023年,曾有10套中國院子房源被掛上阿里拍賣進行法拍,債主是華融。最后113號樓驪宮流拍,評估價為2.5億,其余的9套基本按評估價的7折成交。華融沒能如愿回收足額的債權。
至于東方資管的51套中國院子債權,看上去是留了一定的安全墊。
從華融到東方,在金主爸爸們的賬簿上,中國院子剝落了所有情懷與文化的光環,回歸了抵押品最原始的本色:
就是拉丁諺語里那句,貨幣沒有臭味。
除了中國院子,泰禾也有項目在被處置中。泰禾始終沒有等來它的白衣騎士。
這次,泰禾又多了一位對它失去耐心的債主,它叫東方資管。
在不遠的未來,泰禾眼下所經歷的境遇,也許會被大部分出險房企重復。
第三個讀者群擴募中,如有興趣入群
請務必向公眾號直接發送名片的照片
手動邀請進群,謝謝
有時候加群的讀者會很多,請耐心等待
謝絕圍觀潛水
心平氣和地哀嘆行業和聊聊新鮮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