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卸貨像打游擊戰,現在有了專屬停靠區,方便了不少。”廣靈四路仲康公寓沿街商鋪的一位經營者這樣說道。這一變化來自區市政水務中心實施的一項人行道“微改造”工程。
仲康公寓沿街聚集了清美、來伊份、羅森等商鋪,商戶長期面臨“卸貨難”問題。該路段靠近中山北一路內環高架匝道口,車流量大,如果在車行道暫停裝卸貨物,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還容易造成交通擁堵。而唯一可以勉強停靠的開隆大廈出入口,又是小區車輛進出要道,顯然不宜占用。“我們裝卸貨物實在是太不方便了,經常是臨時停下卸一部分貨,再開車繞一圈回來接著卸。”沒有合適的日常裝卸貨區域,成為商戶經營的“痛點”。
▲改造前,無功能區劃分(區市政水務中心供圖)
區市政水務中心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聯合屬地街道、區交管支隊、施工單位多次深入現場走訪調研、實地踏勘,經過反復論證和協商,最終敲定對仲康公寓沿街的人行道實施“微改造”的方案。
改造方案將原本9.8米寬
的人行道進行“切分”
靠近店面的4.8米寬劃為進貨車輛臨時停靠區,采用瀝青鋪裝,保障車輛平穩行駛。
中間3.5米寬為人行通道和非機動車停放區,鋪設透水磚,同時在人行道與臨時停靠區之間安裝禁車柱,實現人車分離,確保行人通行安全。
靠近車行道一側為1.5米寬的綠化樹池,為街區增添綠意。
如今,仲康公寓沿街呈現出一派和諧有序的景象:卸貨車輛在專屬區域有序進出,行人則在綠蔭下悠閑漫步。加之近期完工的廣靈四路中修工程,整條道路面貌煥然一新。
區市政水務中心表示,后續將聯合交警部門加強對該臨時停靠區域的管理,確保臨時停靠安全規范。同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聚力為民辦實事,深化“路在百姓腳下、百姓在我心中”的品牌建設,用“微改造”織密民生保障網,讓城市治理既有精度、更顯溫度。
記者:陳怡
圖片:陳怡
編輯:陳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