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話劇演出在歐陽路街道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精彩上演。以復旦畢業(yè)生為主力自發(fā)組成的民間話劇團隊——首望劇社走進社區(qū),將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病人》搬上舞臺,為社區(qū)居民帶來了高品質的文化享受,更以藝術為紐帶,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
首望劇社創(chuàng)始人王煜是蔣家橋居民區(qū)的老住戶,在社區(qū)生活了十多年。得益于街道提供的排練場地支持,團隊得以潛心打磨作品。此次演出的《病人》,演員們利用業(yè)余時間,歷經(jīng)三個月精心排練,反復打磨每一個表演細節(jié)。
演出現(xiàn)場,演員們憑借精湛的演繹征服了觀眾。每個角色的臺詞和語音語調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探長與醫(yī)生一開口,充滿譯制片質感的腔調瞬間將觀眾帶入英倫情境。其他演員也通過獨特的語音語調,將脾氣暴躁、貪得無厭、風流多情、自私虛偽等性格特征刻畫得淋漓盡致,讓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舞臺,引得觀眾迅速沉浸于劇情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病人”用以表達意圖的小儀器成為一大亮眼設計。該儀器由導演親手制作,以響一聲表示 “是”、響兩聲表示 “否” 的趣味設定,搭配 “病人” 手抽搐時的長音效果,道具設計與演員表演完美配合,為演出增添了不少驚喜。
“這個小儀器太有意思了,設計得特別巧妙!” 社區(qū)青年小陳在演出結束后興奮地說,“以前總覺得話劇離我們很遠,這次看完才發(fā)現(xiàn),原來話劇也可以這么貼近生活。”
作為社區(qū)的一員,王煜對歐陽路街道感情深厚。目前,他正在創(chuàng)作一部以蔣家橋居民區(qū)“連心門”為背景的新劇本,希望通過講述鄰里間的溫情故事,喚起更多人對社區(qū)的歸屬感。“戲劇不僅是藝術,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王煜說。
此次首望劇社進駐歐陽社區(qū)演出,是街道“文化惠民”工程的一次實踐。“我們不僅要送文化,更要‘種文化’。”歐陽社區(qū)文化中心表示。近年來,歐陽路街道積極探索文化供給新模式,通過搭建 “家門口” 的文化舞臺,吸引像首望劇社這樣的民間文藝團隊扎根社區(qū)。這種合作模式有效促進了社區(qū)文化建設,增強了居民間的互動交流,成為提升社區(qū)凝聚力的載體之一。
記者:陸雪姣
圖片:首望劇社
編輯:陸雪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